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689的选育和应用内容摘要:

1、89 的选育和应用 1亲本及组合的选育过程1986 年选用抗稻瘟性强的广西地方晚型高秆品种红脚粘作为主亲本,与( 630)交,这个杂交组合后代的分离,从株高看,体一致,倾向母本。 矮分离明显,表现为简单的表型比例,高矮株比例近 3:1,表明这个组合中的矮生性由一对主基因所控制;从生育期看,红脚粘对光反应较敏感,而父本对光长的反应为钝感,而父本对光长的反应为钝感。 育期倾向晚型,离明显,早、中、晚类型均有,比例为 1:8:13,呈多峰分布。 在早、中、晚个体间的抽穗期还表现为连续变异,并出现超早、超晚的超亲现象,这表明早晚稻品种间杂交,后代的生育期变异,受主效基因控制,并受微效基因的影响。 在 体中,混 2、收了所有早中熟主穗结实的部分种子,经 8 代定向系谱选取育,育成了新恢复系“榕恢 689”。 经过测交、抗病鉴定和米质分析,表明榕恢 689具如下品种特性:1)米质较优。 经中国水妥所谷化分棉被室分析,稠度 78链淀粉 蛋白质含量 口感极好;2)高抗稻瘟病。 在福州郊区海拔 500m 的红寮乡九峰村稻瘟病重病区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连续 3 年叶瘟、穗颈瘟均为 03 级;3)配合力强。 对野败型不育系均有很强的恢复力和配合力,1992 年榕恢 689 配制的组合(特优 689、油优 689、威优689)在福州的水泰、闽侯、罗源、三明的水安、大田、沙县等地试种、示范面积达 1000恢 689 与不育系统龙特 3、甫 A 测交配组成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 689 表现了产量高、抗性强、米质较好等特点,1994 年参加了福建省晚杂优组区试,1995 年参加了全省晚杂生产试验示范,1996 年 4 月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并被列入全省重点推广的组合之一。 2特优 689 的产量表现19941995 年参加福建省晚杂优组区试,均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其中在 1994年 15 个区试点的统计,产量位居参度组合的第 1 位,平均每 667同)产量 汕优桂 32(产 比油优 63(1995 年参加福建省区试续试,平均产量 汕优桂 32(产品 比汕优 63(产 参试组合第 4 位。 油优 63 短 994 年特优 68 4、9 还参加三明市单晚区试,比汕优63 增产 同年在福州的永泰同安镇示范种植了 267福州市面上科委组织的现场的验收,较汕优 63 增产 3特优 689 要农艺性状株高 长 色较汕优 63 浓绿,株型紧凑,茎乍粗壮,主茎总叶片数 1516 片,后期转色好,分蘖力中等,每穗总粒数 ,结实率 85%以上,各粒重 组合具有耐肥抗倒等特点,增产潜力大。 米品质糙米率为 米率 整精米率 透明度 3级,胶稠度 42链淀粉 蛋白质 适口性好。 性特优 689 以红脚粘作为新抗源,很好地解决了抗性问题。 1994 年参加三明市区试品种抗稻瘟病鉴定,其抗性在参试组合中位居第一,同年参加福建省水妥品种抗稻瘟病鉴定,其抗性 5、仍在参试组合中位居第一,1994 年 15个区试点的抗逆性表现统计中,特优 689 表现为高抗稻瘟(叶瘟 0 级有 12 个点、 3 个点),纹枯病轻,稻飞虱经。 1995 年经福建农业大学对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鉴定,该组合对不同菌群的 10 个生理小种表现全抗。 种产量一榕恢 689 花粉量大,花时集中,制种易夺高产,几年来一般每667种产量均在 220310栽培技术要点特优 689 的一个重要特性是穗大粒多,茎秆粗壮且坚韧,耐肥抗倒。 若肥料不足,其分蘖力和繁茂性弱于汕优 63。 因上栽培技术上应根据这个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衡播,增育壮秧每 667田播种量掌握在 1015利于培育带蘖的 6、壮秧,可在一叶包心时喷施多效唑,促进秧田的早分蘖,也可采用旱育秧方法增育带 2 个以上蘖的壮秧。 时早插,合理密植当秧苗长到 56 叶时即应起苗移栽。 秧龄不可太长(以 2530d 为宜),以免影响大田分蘖。 一般每 667 2 万丛,丛插 2粒谷秧基本苗 810 万(包括分蘖苗),以保有效穗在 左右。 足基肥,攻好苗架施用的肥料应坚持氮磷钾合理配比,比例以1:宜,基肥要施足,可占总施肥量的 60%。 追肥要掌握早蔟促蘖,促其早分蘖多分蘖,以利多成穗成大穗。 特优 689 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叶色比一般品种浓绿,即使在肥料不足的情装饰品下,仍较浓绿。 因此,不能以其叶色是否浓绿来判断其是否缺肥,而应以其分蘖快 7、慢和分蘖数量来决定是否需要追肥。 水勤灌,干湿相间水管工作应掌握前期浅水促蘖,中期够苗搁田,后期干湿相间,有利后期青枝腊秆落色好,减少病虫为害。 5择最佳花期,合理安排队播差期根据福州市多年的气象资料和制种经验,为避开阴雨、台风等。 母本合理配置,保证高产群体适宜的父母合理配置,保证高产群体适宜的父母本插植密度,是增穗提高制种产量的中心环节,由于榕恢 689 分蘖力中等,提倡插 2 粒谷,行比可采用 2:1416,母本应以插为主,缩小株行距,增加插植密度,株行距 时、适量巧喷九二零,提高异交结实率由于龙特甫 A 对九二零较为敏感,只要施用少量即可解除包颈问题。 在母本帛穗 10%20%时,连续喷施 3 8、 次,同时适度割叶,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6所选用的亲本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观察研究,了解各亲本对杂种后代在抗性、米质、株型、粒重等主要性状的遗传递力很强的圭 630,同时为了克服圭 630 叶片宽、薄的缺点、选用叶片窄、挺,传递力较强的 为杂交亲本,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育抗病恢复系时,要求选用的抗源亲本抗谱广,并与现推广品种的抗源不同。 选用红脚粘作为抗源亲本就是基于这个考虑,取得很好的效果。 使复交组合后代较快稳定,并符合育种目标,不在 630 的 F,或 株,而是 选株与红脚粘杂交,结果红脚粘/ 630 到 基本稳定,出圃了。 使杂交后代群体产生多种类型的材料,增加选择机会,除用复效方式外,还采取适当扩大遗传距离的办法。 先用我国高秆晚型地方品种红脚粘与 基于这个思路,获得预期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