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期末测试卷3内容摘要:
保持不变. 16.( 2 分)物体在相同的力 F 作用沿力 F 的方向移动了距离 S,试比较在图示的三种情况中力 F 对物体做功的多少( ) A. w1=w2=w3 B. w1> w2> w1 C. w1< w2< w3 D. w1< w3< w2 考点 : 功的计算. 分析: 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就是看拉力的大小和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移 动的距离.三种情况中拉力大小不变,物体移动距离相同,根据公式 W=FS 可求做功的大小. 解答: 解:在光滑水平面上、粗糙水平面上和光滑斜面上, 拉力大小相同,移动距离相同,根据公式 W=FS 可知,三种情况下做功相同.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做功的大小比较,关键知道影响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17.( 2 分)( 2020•连云港)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 B. 浸没在液体中 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 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 D. 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 考点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 分析: A、轮船从海里到河里均漂浮,自重不变,根据漂浮条件判断轮船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下沉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受浮力变化情况; C、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求物体受到气体的浮力; D、根据悬浮 条件(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物体重、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判断. 解答: 解: A、当船从海里到河里,都是漂浮, 船受到的浮力: F 浮 =G, ∵ 船受到的重力不变, ∴ 船受到的浮力不变,故 A错; B、 ∵ 物体浸没在水中, ∴ 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 v 排 =v 物 , ∴ 当物体下沉时, v 排 不变 ∵ F 浮 =ρ 液 v 排 g, ∴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深度增加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故 B 错; C、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故 C 错; D、如果血液的密度等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把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血液为悬浮,故 D 正确 .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条件、悬浮条件)的了解与掌握,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密度关系( ρ 液 > ρ 物 ,物体上浮; ρ 液 < ρ 物 ,物体下沉; ρ液 =ρ 物 ,物体悬浮)一起理解记忆. 18.( 2分)如图所示,绳子通过光滑环悬挂一个重 50牛的物体,一个小孩拉着绳端从环正下方出发,沿水平地面向右走过 3 米,已知开始时,绳端与圆环的距离为 4 米.在这一过程中,小孩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 A. 50 焦 B. 100 焦 C. 150 焦 D. 200 焦 考点 : 功的计算. 专题 : 计算题. 分析: ( 1)光滑环没有摩擦,根据功的原理,小孩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提升重物做的功; ( 2)小孩拉着绳端从环正下方出发,沿水平地面向右走过 3 米,开始时,绳端与圆环的距离为 4 米,可求出物体上升的距离,根据 W=Gh 可求出拉力做的功. 解答: 解:物体上升的距离: h= m﹣ 4m=1m. 小孩的拉力所做的功: W=Gh=50N1m=50J. 故选: A. 点评: 计算功首先想到用公式 W=FS,本题小孩拉着绳端从环正下方出发,沿水平地面向右走过 3 米,小孩在水平方向上力的大小不知道.但光滑环没有摩擦,根据功的原理,小孩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提升重物做的功,求出提升物体做的功就是小孩的拉力所做的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9.( 2分)如图甲所示,用 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A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B 尺不正确. 考点 : 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 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 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 ( 2)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解答: 解:( 1)刻度尺 A的分度值是 ;刻度尺 B的分度值是 .刻度尺 A的精确程度高; 故答案为: A; ( 2)刻度尺 B 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20.( 2 分)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 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 是为了 增大压强 . 考点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 简答题. 分析: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 P= ,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解答: 解:由公式 P= 可知,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 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压强. 故分别填: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增大压强. 点评: 此题通过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考查学生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此题还涉及到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常用方法,请同学们掌握该方法. 21.( 2 分)测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 零 刻度处. 考点 : 天平的使用. 专题 : 质量及其测量. 分析: 从天平的正确使用进行解答: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 梁平衡; 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 解:测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 故答案为:水平;零. 点评: 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这些都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内容. 22.( 2 分)( 2020•荆门)用 “频闪摄影 ”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 甲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 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全部选填 “甲 ”或 “乙 ”) 考点 :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 : 压轴题.。20xx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期末测试卷3
相关推荐
( )野花 一( )木船 6、几( )衣服 十( )题目 7、一( )桥 一( )田 8、一( )树林 一( )果园 9、一
是简单、实用 , 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 最让人折服的 例子之一 , 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 , 一凸一凹 , 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 , 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 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 , 不用钉子 , 也不用绳子 , 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 , 各自做一点改变 , 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 其功效是 , 一接二 , 二接三 , 三接万物 , 需要连接多少构件 ,
2一个容积为 5 104m3 的玻璃瓶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有 ,把小鹅卵石块,逐个投入瓶内。 当总共投了 ,水面刚好升到瓶口。 求: ( 1)水的 体积; ( 2)石块的密度。 2 一个体重为 500N 的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 4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 有关数据如右表所示 . ( 1)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 2)该同学骑车沿直线匀速行驶
程的接线柱。 (选填“最大”或“最小 ” ) 2很多宾馆的房间都设置了这样的房卡,只有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灯和插座才会有电。 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填电路元件)接在干路上,房间 中的电灯、电视机等 用电器是 联 的。 2 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4 伏时,通过的电流为 500mA,若使导体两端电压增加 8 伏,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__________A,导体的电阻为 __________Ω。
写上正确的单位 . 20.小刚在学校买了一箱中国学生饮用奶,放在地板上,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是 ,箱和牛奶总质量是 ,箱中每一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 200ml、 206g”字样. (取g =10N/ kg ) 求: (1) 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 g/ cm3 ?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2) 这箱牛奶对地板的压强 是多少 pa? 21. 一个工人用如图
1、 号 “宜单 6 号”杂交玉米新品种,系由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外引系“478”作母本、自育系“宜群 1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经多年,多点次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旱、耐湿、适应性强等特点,1998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特征特性。 株高 210米,株型较紧凑,植株叶片 16;雄穗分枝 10 个左右、花粉黄色或紫色,附颖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