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新品种 宜单6号内容摘要:

1、 号 “宜单 6 号”杂交玉米新品种,系由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外引系“478”作母本、自育系“宜群 1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经多年,多点次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旱、耐湿、适应性强等特点,1998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特征特性。 株高 210米,株型较紧凑,植株叶片 16;雄穗分枝 10 个左右、花粉黄色或紫色,附颖绿色、散粉性好;雌穗花丝绿色、少数淡红色,雄雌穗期协调;穗位高 75米,果穗筒型、长 17米,每穗 16 行、每行籽实 35 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 85%左右,百粒重25。 全生育期,四川地区春播 113 天左右, 2、夏播 93,秋播 85 天左右,属中早熟品种;抗逆性强,高抗青枯病,中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耐旱、耐湿、抗倒;适应性好,海拔 800 米以下的平坝丘陵区、蔬菜区、黄淮夏玉米及多熟制套间作地区均宜种植,特别是蔬菜区作早、秋嫩玉米栽培,经济效益更好;品质优良,籽实粗蛋白含量 粗脂肪含量 敕氨酸含量 适口性好。 (2)产量表现。 经多年多次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每 667 平方米(1 亩)产干籽实 克;1994,该品种参加四川省玉米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每 667 平方米产干籽实 452 千克,比对照品种“仁单 2 号”1996,各地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单产 克,最高单产达 克。 可见,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较大,开 3、发种植前景较好。 (3)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以春季播种栽培产量为高。 播种方式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以育苗移栽产量较高。 春季露地育苗宜“春分”前后进行,苗龄不超过 20 天;地膜覆盖育苗宜在“惊蛰”前后进行,苗龄不超过 15 天。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缺和加强苗期管理,促使苗全、苗齐、苗壮。 合理密植:每 667 平方米种植 4000。 合理施肥:每 667 平方米施腐熟优质农家肥 1000 千克、钙镁磷肥 50 千克和少量氮肥作底肥;5 叶期施提苗肥,7期施拔节肥,每 667 平方米用碳铵 25 千克或尿素5 千克对清粪水浇施,施后浅培土;大喇叭口期重施攻苞肥,每 667 平方米用尿素 10 千克或碳铵 50 千克对人畜粪水浇施,施后高培土,防止养分损失和植株倒伏。 病虫害防治: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药物丢心,防治玉米螟;发生纹枯病时,及时喷施井岗霉素药液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