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防大豆花叶病内容摘要:
2、斑粒多,种子褐(黑)斑粒率在 10%左右。 2、蚜虫传播大豆花叶病毒媒介昆虫主要是大豆蚜。 温度高降雨少,大豆体液浓度高,营养丰富对蚜虫的繁殖有利。 蚜虫数量越大和出现越早,早期病株越多,花叶病发生越重。 近几年大豆蚜虫的发生量较大,为大豆花叶病毒的发生提供了传播媒介,20002003 年蚜虫的发生量为每百株大豆有蚜虫近万头,有蚜株率在 90%以上。 二、发病症状1、大豆花叶病的病叶症状在叶片上呈典型的花叶症状,一般在嫩叶上花叶症状明显,而在老叶上则常不明显。 常见的花叶症状有三种:一是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片的叶缘向后卷曲,后期叶脉坏死,植 3、株矮化。 二是皱缩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而皱缩,叶片沿叶脉呈泡状突起,叶缘向下卷曲常使叶片皱缩呈歪扭的不正型,植株矮化,结荚少。 三是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肉眼观察有轻微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见有黄绿相问的斑驳。 一般抗病品种或后期感病植株多表现此症状。 2、大豆苗期症状一般是在真叶上出现明脉现象,不久变为花叶状,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 种子带毒植株矮化较重,而后期由蚜虫传毒感病的植株则矮化现象不明显。 3、大豆籽粒上病斑症状常从脐部开始出现放射状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或黑色斑纹,斑纹的有无和轻重与感病时期有关,带毒种子长出的病株所结的种子斑纹明显,种子传播带毒率高,后期由蚜虫传毒而感病的植。咋防大豆花叶病
相关推荐
19. 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 5 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 4 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 :4 : 5 : 51 20. 有大、小两个圆,大圆半径是 3 厘米,小圆直径是 2 厘米,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 A.31 B.32 C.91 得 分 评卷人 四、计算。 ( 40 分) 21. 直接写出得数。 ( 10 分) 71103= 61= 31247。 3= -109=
kg,其热值为 107J/kg。 若用掉一半,剩下木炭的热值为 J/kg。 半箱木炭燃烧最多放出的热量是 J。 6.小军在加油站看到一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简述此规定的缘由:。 7.一盏接入电路中的电灯,当开关闭合后,灯丝正常发光,灯丝发光时的电阻比 开关闭合前 (选填“大”或“小”) 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R1 和 R2
画出对应电路图。 五.实验题(第 18 题 6分,第 19题 12分。 共 18 分) 18.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 ( 1)水沸腾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 .这个过程中,燃料的 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 能,又通过做功,把 _________ 能转 化为 _________ 能. ( 2) 利用该实验过程的原理完成工作的是
1、述。 早稻杂交扳田双膜育秧原系吉安农科所高级农艺师徐根源创立的育秧法。 资溪县农业局曾在驻点村高阜试验,其经济效益和优点是:节约用种量。 笔者从农户中了解到,早稻杂交推而不广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用种量偏大,成本高。 而推行扳田双膜育秧技术,一般可节省种子 斤,且“三带”(带泥、带肥、带药不伤根)。 便于催芽和病虫肥水管理。 由于育秧集中几百斤稻种一起催芽,避免了各农户浸催因种子少
摘走了( )个苹果。 冬冬上次考试是第 15 名,这次考试前进了 4 名,冬冬这次考试第几名。 □ ○ □ =□ ( 名 ) 答:冬冬这次考试是第( )名。 1王老师准备让明明和红红做 16 朵小红花,已经做了 7 朵。 他们还要做几朵。 □ ○ □ =□ (朵) 答:他们还要做( )朵。 三、列式计算 两个加数都是 6,和是多少。 □ ○ □ =□ 被减数是 13,减数是 6,差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