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Ⅱ优536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 536 高产栽培技术 优 536 系南平市农科所用自选恢复系 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2005 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武夷山市从 2003 年引进该组合,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米质好等优点,现将其高产配套技术介绍如下: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秧田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采用湿润秧田,秧畦最好选东西向,3 叶 1 心时进行第 1 次追肥,每隔 7 天追 1 次肥,“少吃多餐”,移栽前 3 天重施一次送嫁肥。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武夷山市作中稻栽培 5 月上旬播种,8 月上旬抽穗,9月中下旬收割。 优 536 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群体透光性好 2、,后期转色好、一般栽植密度为 2123插 2 粒谷,确保有 1012 万/667 平方米基本苗为宜。 3、加强肥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该组合耐肥抗倒,施肥要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氮磷钾为 中氮肥按 70%做基肥,25%做追肥,5%做穗肥,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 80%做基肥,15%做穗肥,5%用于根外追肥,对籽粒饱满有奇效。 管水采用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够苗烤田、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后期保持湿润,防止断水过早。 4、防病治虫,保证稻株健康生长病虫防治措施采取以防为主的原则。 催芽时种子全部用强氯精浸种消毒,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分蘖期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和二化螟,孕穗破口期重点防治穗颈瘟、纹枯病、稻曲病和稻飞虱。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防为主,药治为辅,综合治理,确保丰产丰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