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结实期的管理要点内容摘要:
1、稻从出穗到成熟的过程叫结实期,这一过程约需 3045 天,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历期天数不同,小粒品种和早稻一般约 35 天,大粒品种和晚稻需较长时间。 水稻结实期决定稻谷粒重和最终产量。 水稻粒重是由谷粒大小及成熟度构成的,籽粒大小受谷壳大小的约束,成熟度则取决于结实灌浆物质积累状况。 籽粒中物质的积累主要决定于该时期光合产物积累的多少。 如水稻出现早衰或贪青徒长以及受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就会灌浆不好,影响成熟度,造成空秕粒,降低粒重,影响产量。 因此,促进粒大、粒饱,防止空秕粒,是水稻结实期栽培的基本要求。 水稻结实期管理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 一、巧施壮尾肥或壮粒肥从抽穗至乳熟期间追施壮尾 2、肥或壮粒肥,一般对穗数适宜、粒数多、上四叶直立型的水稻品种,以及在抽穗期氮素营养状况差、根系功能良好的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壮尾肥或壮粒肥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功能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千粒重。 壮尾肥或壮粒肥要早施,一般在齐穗期亩用复合肥57 公斤或硫酸铵 斤稀释 50100 倍,或用稀尿水,在抽穗后23 天的午后闭花时喷洒叶面。 对于出现“一路青”或贪青迟熟的田块,结实期不能施用氮肥,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1000 倍液,亩用液量为 75 公斤,以促进早熟及提高千粒重。 二、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抽穗扬花期,田间水层的管理要有利于花粉充分散粉受精,水稻开花的最适温度是 3035,湿度为 7 3、080。 一般自然条件下影响授粉的主要因素是湿度高,不利散粉,因此扬花期田间水层的管理以湿润管理为好。 在特殊情况下,如遇高温或干热风天气,要灌深水层,以调节田间小气候。 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 12 天,再灌一次。 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籽粒灌浆,防止早衰。 进入蜡熟期,则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 天,再行灌水,至收割前 710 天把水放干。 如果水稻出现“一路青”或后期贪青晚熟,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排干稻田中的水进行晒田,晒田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要依苗色而定,如果晒田 1 周左右禾苗已经转黄的要停止晒田。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水稻结实期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 稻瘟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或稻瘟净或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稻纵卷叶螟防治根据病虫测报抓住防治适期,用杀虫双、乐果和敌敌畏防治;稻飞虱的防治用扑虱灵或虱纹灵;白叶枯病可用杀虫双等防治。 目前市面上防治这些病虫害的农药很多,购买也很方便,各种农药的用法和用量可参巧有关说明书,最主要的是对病虫害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四、适时收获水稻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此时谷粒及茎、叶、穗均已变黄,及时收割可避免台风频繁造成倒伏减产。 专利查询。早稻结实期的管理要点
相关推荐
) A.王府井 B.朝阳区 C.中关村 D.长安街 1北京交通的格局特点是(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1北京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的数量都居全国第一位,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商业中心 1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D、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供奉妈祖. 材料 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 ______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 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按要求完成各题: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 ______省 B、 ______列岛 C______洋 D、 ______海峡 E、
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旧城内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形成“凸”字轴线形格局. ( 4)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5)北京 ______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首都北京》(第 2 课时)同步练习 答案 一、基础达标 1. 解析:北 京是我国的首 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
和腌制酸菜的习俗。 湖南人受 ____________的影响而喜欢吃辣。 山西人受 ____________的影响而喜欢食醋。 新疆 ____________气候,人们为了便于存放、携带而制作了 ____________这种面食。 这些窑洞有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答案 一
2、长慢,秧龄宜适当长些;若育秧晚,气温较高,稻苗生长快,秧龄则宜短些。 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应根据秧龄长短及育秧时节气温高低而定。 原则上要求稀播匀播,使每株秧苗都能得到足够的阳光、空气和养料,茁壮生长。 如播种过密,则会造成后期秧苗受光量减少,影响同化作用,发根力降低,苗体不壮,易烂秧。 一般情况下,春稻田 20 天以内的小苗,每亩下种 180200 公斤;秧龄30 天左右的大苗,每亩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