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烂秧防治及早抓内容摘要:

1、稻烂秧是水稻秧苗期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 根据天气预报,今年春季雨水偏多,有利于早稻烂秧的发生,如果不加强防治,将会严重影响早稻产量。 一、症状1绵腐型烂芽: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根、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外产生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为土褐或绿褐色,幼芽黄褐枯死。 2立枯型烂芽:根芽基部有水浸状淡褐斑,后长出绵毛状白色菌丝,有的长出白色或淡粉色霉状物,幼芽基部缢缩,易拔断,幼根变褐腐烂,成簇、成片死亡。 3死苗:有青枯型死苗和黄枯型死苗。 青枯型死苗叶尖不吐水,心叶萎蔫呈筒状,下叶随后萎蔫卷筒,幼苗污绿色枯死,病根色暗,根毛稀少。 黄枯型死苗:死苗从下部叶开始,叶尖向叶基逐渐变黄,再由下向上部叶 2、片扩展,最后茎基部软化变褐,幼苗黄褐色枯死。 二、防治方法1加强水肥管理: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早上水,遇低温时灌水护芽。 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期灌水以减小温差,保温防冻,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冷空气过后转为正常管理。 薄膜育苗的于上午 8要揭膜放风,放风前先上薄皮水,防止温湿度剧变。 发现死苗的秧田每天灌一次“跑马水”,并排出。 小水勤灌,冲淡毒物。 施肥要掌握追肥少而多次,先量少后量大,提高磷钾比例。 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二叶展开后,早施“断奶肥”。 秧苗生长慢,叶色黄,遇连阴雨天,更要注意施肥。 2药剂防治:可选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800液或 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30立枯灵可湿性粉剂 500液,喷药时应保持薄水层。 也可在进水口用纱布袋装入 90以上硫酸铜 100水流灌入秧田。 绵腐病严重时,秧田应换清水 2后再施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