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抛秧前期管理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在耙田后要经过半天到一天的沉实才能抛秧。 抛秧时,田面要保持泥皮水。 二、安排适宜的抛植期,提高抛秧质量塑盘育苗的秧苗期短,秧苗弹性小,要切实掌握“迟播早抛”的原则,当秧苗生长到适宜的叶龄时要尽快移抛到大田,但要避免在北风天或雨天抛秧。 适宜的抛植叶龄为 35 片叶。 我省早稻抛秧适宜的抛植期:中南部地区在 3 月底至4 月初,北部地区在 4 月 1520 日。 抛植密度因地力而异,高肥力田块亩抛 科左右,中等肥力田块亩抛 肥力田块亩抛 科。 抛秧时,用手抓起一把秧,用力向空中抛出34 米的高度,使秧苗均匀地分散落到田内,秧根坭块入土深 1 厘米左右,以利于抛后立苗、扎根和分蘖。 为保证秧苗分布均匀,每块田可以分两次抛,即先把应抛秧苗的 6070全面抛一次,然后将余下的秧苗抛到稀疏的地方补均匀。 抛秧后,田中间留工作行。 三、早追肥抛后 12 天内,分两次进行前期追肥。 第一次追肥(回青肥)在抛后 45 天施用,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氮量的 20,一般亩施尿素 斤,以促早回青、快分蘖;第二次追肥(分蘖肥)在抛后 1012 天施用,施氮量占全生育期氮量的 30,亩施尿素 8 公斤,以达到促分蘖、多分蘖、早够苗的目的。 若以复合肥作追肥的,每亩用量为 3540 公斤。 专利查询。早稻抛秧前期管理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2、深 ,耥平,过案板。 9、施用壮秧剂:每亩用壮秧剂 斤(包装不同)拌干细土 4斤,拌匀后,一半撒施在 10 米长秧床畦面上,另一半撒施在摆好秧盘的孔眼内,可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和秧苗施肥、化控四项程序。 10、摆盘:在畦中央拉一条直线,秧盘横摆,一排 2 片,靠紧,将盘孔压入泥层后,把另一半壮秧剂撒施在孔眼内,再将沟中肥泥搅糊上至盘孔内,用薄板刮平,露出孔格,以防串根,沉实一下即可播种。
不自主地战栗。 “ 战栗 ” 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 而 后 感 觉 到 疼 痛 , 小 明 的 痛 觉 是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这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 ___________功能。 ( 3)若
,呼出的二氧化碳在肺泡内产生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肺活量就越大 19.(2017 山东济南模拟 )右图所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呼气 ,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吸气 ,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膈肌处于乙状态 ,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膈肌处于甲状态 ,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20. 导学号 53104072(2017
牧、虫害等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1.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 明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D.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响环境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沙漠中生活的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到了秋天,树木纷纷落叶 B.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 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枯叶蝶的外形像枯叶 4.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
生关系 3.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A.人与体内的蛔虫 B.地衣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D.羊的肠道内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4.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描述的是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1.【答案】 C 2.【答案】 C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