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前期本田的管理内容摘要:
2、进增加早期分蘖,保证幼穗分化时的有效分蘖数。 只有加强肥水管理,才能达到壮根、壮秆、分蘖适中的效果。 合理施肥,确定基肥与追肥的比例。 从水稻吸收养分累积的趋势看,拔节期以前将吸收总量的 60%以上,从移栽到拔节的时间长短,无论是早、晚稻一般是一个月左右,这段时期水稻营养器官生长、发生分蘖,是水稻高产的基础时期,所以在水稻生长的早期必须提供大量的营养元素。 从土壤养分供应情况看,早稻生育前期气温低,肥料分解慢,在施用绿肥或农家肥做基肥的情况下,前期土壤养分较难满足早稻早生快发的要求;进入生育后期因气温较高,肥料分解快,如基肥与追肥用量充足和分配恰当后期不会发生缺肥现象;晚稻前期气温高,后期气温低,土壤 3、肥料的供应是前多后少,一般情况下,晚稻生育期容易发生脱肥现象。 再从肥料的特点看,有机肥大都是绿肥(猪牛栏粪、土杂肥等),这些肥料分解慢,肥效长,营养元素种类多,但是每种元素含量低。 为提高肥效,应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与土壤充分拌匀,使肥土相融提高肥效。 因此施足基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条件。 由于早、晚稻生育期间气温不同,吸收养分的趋势也不一样,早稻基肥约占总用肥的 80%,晚稻基肥约占总用肥的 70%。 还要根据选用的杂交组合,土壤肥力状况及气温的不同灵活掌握。 总之基肥与追肥是相互关联的,基肥施的多追肥可少施;反之,基肥施的少,追肥可多施。 早施追肥,促进早生快发。 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 此时,由于 4、温度一般仍较低,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的少,又由于基肥是全层施,根系多分布于表层土中,因此,养分供应不足,应及时施用分蘖肥。 分蘖肥主要是氮肥,一般占整个生育期的 20%30%。 在肥水管理上应追求一个“早”字,早施促早发,为壮苗、大穗、高产打基础。 要求在秧苗返青后(5左时间)立即追肥,尿素 610 公斤/亩,或硫酸铵1520 公斤/亩。 一般土壤肥力高的田块可少施,土壤肥力低的田块可多施,壮苗早插的可少施,弱苗晚插的可多施。 施肥后,田间要保有水层,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水。 另外,雨天及上午露水未干时不要施肥,以免叶片粘上化肥,烧坏稻苗。 科学管水,适时狠抓晒田。 在插秧后的 2内,除了抛秧田不灌水,仅保持田 6、进禾秆坚硬,增强抗逆能力,防止水稻后期倒伏。 经生产实践证明,晒田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 8因此,要在预期穗数苗的 70%80%时进行脱水晒田,抛秧稻则要提早至 65%时脱水晒田,并采用多次轻晒的方法,把高峰苗控制在预期穗数苗的。 晒田的程度有重晒、轻晒之分,应根据苗情、肥力、耕层、土质、地势等进行综合考虑,凡发棵早,叶色浓,长势旺,泥脚深,冷浸田,底肥足的均宜早晒、重晒、且晒的时间可稍长,特别是对那些长期渍水,土体糊烂,脱水缓慢的田块,更应重晒;反之,则宜迟晒、轻晒,且晒的时间要短。 但无论轻晒或重晒,都要达到“新根跑田面,老根往下扎,叶片硬且直”的要求。 为提高晒田质量,插秧时要预先留好晒田沟,每次中耕均把田扒平,晒前开好腰沟,以利排水。 同时,要严格控制分蘖肥的施用,以防形成过大群体。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秧苗移栽返青成活后,选用适宜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最好与第一次追肥混匀施用)。 同时注意及时防治稻蓟马、稻飞虱、螟虫和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专利查询。早稻前期本田的管理
相关推荐
6 , I’m ____________, I want some biscuits . A, thirsty B ,hungry C , full ( ) 7 , Look ____________ my kite . It’s new . A, on B ,in C ,at ( ) 8 , ___________? I’m sad .. A, How are you ? B ,What
B. 6 和 18 和 6 的所有因数的和是 ( ). B. 39 四.计算我最棒。 (共 32 分)。 ( 1 分 10=10 分) 247。 = 247。 = 247。 = 100247。 = = 247。 = 5247。 = = 247。 = 20247。 = ,最后一题验算。 ( 2 分 3=6 分,验算题 4分,共 10 分。 ) 247。 = 247。 19(保留两位小数) = X
( ) 一件连衣裙的价格是 78 分。 ( ) 张明 8 岁,爸爸比他大 25岁,妈妈比爸 爸小 3 岁, 妈妈 36 岁。 ( ) 6 、 两 个 乘 数 都 是 8 ,积是 16。 ( ) 三、选择( 10 分) ( 1) 26+50+18=( ) A、 92 B、 84 C、 94 D、 95 ( 2)得数是 21 的算式是( ) A、 10+12 B、 25﹣ 4 C、 27+4 D、
1、人从 1993 年起进行早稻畦作直点播试验,经几年的试验和探索,已掌握了此项技术,近几年来产量一直保持在每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500 千克以上。 并由于采取了一些好措施,还收到了省工、省本、病害少、雀害少、节水等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 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用种量 克,经筛种、晒种、消毒、浸种、催芽,至露白后即行播种。 平后开好丰产沟,沟宽 3040 厘米,畦宽 2 米左右。
整体认读音节: 三拼音节 : 四、我会拼。 ( 9 分) b249。 → ( ) zh232。 →( ) xǜ→( ) nǚ→ ( ) j232。 → ( ) b( )→b 224。 n q( )→qu232。 ɡ( ) 243。 → ɡu243。 xiǎo→( ) 五、把下面的音节和图连起来。 ( 18 分) 六、仔细拼一拼,别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