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8多个知识点交叉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B、乙处借船 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 C B 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高度太低,不易被看到,不能利用北极星定向, A 错。 乙处冬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可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B 对。 丙处是热带沙漠气候,很难见到河水的暴涨, C错。 丁处半岛受离岸风及洋流影响,沿岸多沙漠分布,看不到大片的草地, 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现代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大气环流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 【名 师点睛】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应能判断出海运的路程远了,同时学生要熟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也应知道古代陆路运输的工具以车、马、骆驼等为主,运量比轮船要小的多。 陆路运输的颠簸是硬性碰撞,瓷器易损坏。 海运中船只的摇晃是和缓的,可以减少碰撞损失。 古代航海晚上只有靠北极星定向,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纬度太低,不易看到北极星。 利用风力和洋流行驶,所以要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知识。 乙处是季风洋流,船向西行,东北季风在右后方。 ( 2020•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2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是( )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2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特殊地理事物(安达曼海、泰国湾等)可以判断该区域为东南亚地区。 该区域西部濒临印度洋,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夏季受来自于印度洋上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水汽故 D正确。 ,为河流下游流速降低,从上中游携带而来的泥沙随着流速降低沉积下来所形成故 C正确。 29. 该区域水热丰沛,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或者为季风水田作业,该题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农田地块小,机械化 水平低;季风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耕细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靠传统经验种植,科技水平低等。 故 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地貌成因、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等。 【名师点睛】该题以世界某部分 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确定是东南亚地区,可以根据经纬网或者 泰国湾来判断出东南亚,然后再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从而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甲地地貌是河流地貌,结合书上所学知识,在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类型的 区别,位于河流入海口出的 三角洲 地貌是属于堆积地貌;第 3问,难度不大,只要判断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结合书上的结论就很快得出答案。 所以,总体上,该题组难度不大,学生对属于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好就行。 ( 2020•广东卷) 1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 43176。 32′ N— 44176。 32′ 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A. 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 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 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 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答案】 A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较大 ,广东 15年高考选择题最难的一道题,主要是考查知道点较新,学生不容易理解,同时学生对选择项中“冻融作用”这个概念不理解,因而导致得分较低。 冻融作用,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 2020•江苏卷) 2020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 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 下列问 题。 13.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14.某年 6月至 8月,一艘邮轮沿“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 风暴雨 【答案】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热点话题“一带一路”为切入点,以亚欧大陆和周边地区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一带一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一小题具体考查“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关键是对已学知识的调动和运用,沿线东、中、西三个区域人类活动有较大差异;第二小题考查“一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具体沿线气候特征,解决该题时应注意轮船航行的时间段 —— 6 月至 8月,再去判断各地的气候特征。 ( 2020•四川卷) 2020年 4月 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 图 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图 1 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 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答案】 A 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地球运动基本知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 材料中只告诉了到达时间,是帆船航行,说明要借助风力和洋流的力量。 要根据图示航线的位置,判断所在风带,所经海区的洋流状况。 所以要熟悉气压带、风带知识,洋流分布规律及特征。 运用所学的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分析。 自转的意义包括地方时、昼夜交替现象、地转偏向力。 公转的意义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 替、五带划分。 ( 2020•海南卷)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19.某天的下午 l点 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 此时他可能位于( ) A. 23176。 N, lOO176。 E 176。 N, 120176。 E C. 24176。 N, lOO176。 E D. 24176。 N, 120176。 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答案】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文字材料呈现地理信息,综合考查区域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 对于第一小题而言,材料中所给出的“高原”、“高山峡谷”、“橡胶园”等地理信息的准确提取是区域定位的关键。 第二小题依然是区域定位的问题,该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将区域定位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相结合,其实质还是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三小题则将考查重点放在特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分析上,即考查非地带性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一般可从地形、洋流等方面着手。 【 2020年高考题】 ( 2020上海卷) (八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 m),回答问题。 18. 左图中剖面线 AB和 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19.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 一个岛 B. 两个岛 C. 三个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