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14(水稻)内容摘要:
1、4(水稻) 早籼 14 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精诚合作,采用离子注人方法辐照加籼 农 10 号 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籼新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秆大穗型品种,株高 80均每穗粒数 100 粒左右,结实率 80%,千粒重 茎秆粗壮,坚韧抗倒,叶片挺直,生长前期旺盛、后期清透,转色快,不早衰,全生育期 110d 左右。 米质优良,经农业部米质检测中心分析测试,糙米率 精米率 72%,粒长 白率 10%,垩白度 透明度 4,碱消值 稠度 92,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在 12 项米质指标中有 8 项达部颁优质米一、二级标准。 1996、1997 年省区试和 1998 年 2、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早籼213 增产 比对照 8产 19961998 年在贵池、望江、湖北省仙桃等地试种、示范,平均亩产 当地当家品种增产12 成。 2000 年在贵池、芜湖、宣城、望江、舒城、无为等市县和湖北仙桃市安排示范片 7 个,平均亩产预计可达 450500当地当家品种增产10%15%。 培育者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地区及技术 品种属早籼早中熟,适于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双季稻地区种植。 用早育稀植保温技术,一般在 3 月 25 日前后播种,常规育秧应在 4 月 5 日前后播种,做到稀播育壮秧,秧龄 3035d,秧田用种量每亩 4田每商用种量 5般栽插密度行距 17距 13穴 45 苗。 施基肥,占总施肥量的 70%左右,多施有机肥,N、P、K 合理配比,水浆管理要浅水促分蘖,中后期干湿交替。 专利查询。早籼14(水稻)
相关推荐
当地典型的植被带。 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体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 但二者存在差别。 如落叶阔叶林在典型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山地。 另一方面, 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 ③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
„„„„„„„„( ) A.有机物 +氧→二氧化碳 +水+能量 B.水 +二氧化碳→有机物 +氧 +能量 C.水+氧→有机物 +能量 +二氧化碳 D.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 +氧 +能量 20. 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 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
③ 30 ,有一个面上写“ 1”, 2 个面上写“ 2”, 3 个面上写“ 3”。 抛起这个正方体,落下后数字“ 3”朝上的可能性( ) ① 最大 ② 最小 ③ 与数字“ 2”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三、计算。 1938- 7247。 9= 761- 4383 )531531 ( )-( 31215 53521 1133113。 26165
2、发苗快。 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生育日数 111d,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2120左右。 b商品品质子粒光泽性好,角质高,子粒橙红色,大小均匀,商品品质好。 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两年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 淀粉 赖氨酸 c抗病性及抗逆性 20022004 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田间自然发病率:大斑病 01 级,丝黑穗发病率 020032004
,不正确的是( )。 遇到有人溺水、晕倒、外伤出血、心脏病发作等情况时,应尽快拨打的急救电话是( ) 二、非选择题。 ( 共 50分 ) ,并回答有关问题。 ( 4分) ( 1)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震动, _____________ 能够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递到位于 ____________ 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 2)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
4页 第 1页 共 4页 第 2页 共 4页 第 3页 共 4页 第 4页 共 4页 第 1页 共 4页 第 2页 共 4页 第 3页 共 4页 第 4页 共 4页 第 1页 共 4页 第 2页 共 4页 第 3页 共 4页 第 4页 共 4页 第 1页 共 4页 第 2页 共 4页 第 3页 共 4页 第 4页 共 4页 第 1页 共 4页 第 2页 共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