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甘薯育苗期病害内容摘要:

2、意受过冷害的薯种不能浸种,以免加重腐烂。 种后 34 天内床温要保持 3538(瓜种底部土壤温度),这样既可催芽,又能杀死黑斑病菌。 二、软腐病甘薯软腐病菌侵染薯块后使薯块变软腐烂,在床土上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病菌,床土也稍凹陷。 主要由薯种在贮藏期或育苗期受到冷害或碰伤破皮引起的。 当温度在 1523时,病菌最容易侵染受伤的薯种,侵入后,虽在较低的温度下,薯种仍继续腐烂。 防治方法:薯种上炕时应严格挑选,不在受冷害的薯堆上选种。 对有轻微冷害的薯种,出苗前床温不宜过高,应保持在 28左右,以促使薯种恢复活力和控制病菌繁殖。 如果遇到发病,要及时铲除病薯和病土,同时再排上无病的薯种,并换上净土,以减少病害的蔓延。 三、茎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心病、糠裂皮,也是苗期烂床的病害之一。 薯种在苗床上受害后出苗稀,矮小,苗发黄,受害部位多在近土面外苗基部白色部分。 剖视茎基部,内有褐色空隙,后期呈褐色干腐状。 防治方法:除上面介绍的选种、温水浸种措施外,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 1000倍液浸种或喷种防治,以培育无病壮秧。 起苗移栽时,于苗床地面 35 厘米高处高剪苗,并用 40甲基异柳磷 1000倍液浸苗,降低薯苗带病率,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