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鲁人版必修3高中语文综合测评内容摘要:
有郤 ”, 即两人有了隔阂。 答案 :D 四、 翻译句子 (24分 )。 (10分 ) (1)吏之言文刻深 ,欲务声名者 ,辄斥去之。 (3 分 ) (2)乃请参游园中 ,闻吏醉歌呼 ,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4 分 ) (3)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3分 ) 答案 :(1)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 ,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 ,就斥退撵走他们。 (2)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 ,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 ,随从官员们希 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 (3)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 ? 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 ,沛县人。 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 ,萧何做主吏 ,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 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 ,跟萧何关系很好。 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 ,便有了隔阂。 到萧何临终时 ,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 ,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 ,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 曹参从各郡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 ,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史。 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 ,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 ,就斥退撵走他们。 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 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 ,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 可是这些人一到 ,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 ,过了一会儿 ,有的人想说些什么 ,曹参又让他们喝酒 ,直到喝醉后离去 ,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 ,如此习以为常。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 ,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 ,大呼小叫。 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 ,但对此也无可奈何 ,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 ,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 ,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 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 ,并且也高歌呼叫 ,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曹参见别人 有细小的过失 ,总是隐瞒遮盖 ,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 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 ,觉得难道相国看不起自己吗 ?于是对曹窋说 :“ 你回家后 ,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 :‘ 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 ,皇上又很年轻 ,您身为相国 ,整天喝酒 ,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 ,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 ?’ 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 ” 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 ,闲暇时陪着父亲 ,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 曹参听了大怒 ,打了曹窋二百板子 ,说 :“ 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 ,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 ” 到上朝的时候 ,惠帝责备曹参说 :“ 对曹窋 为什么要惩罚呢 ?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 ” 曹参脱帽谢罪说 :“ 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 ,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 ?”惠帝说 :“ 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 !” 曹参说 :“ 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 ?” 惠帝说 :“ 您好像不如萧何。 ” 曹参说 :“ 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 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 ,法令已经明确 ,如今陛下垂衣拱手 ,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 ,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 ,不就行了吗 ?” 惠帝说 :“ 好。 您休息去吧 !” 曹参做汉朝相国 ,前后有三年时间。 他死了以后 ,谥号为懿侯。 曹 参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亲的侯位。 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 :“ 萧何制定法令 ,明确划一。 曹参接替萧何为相 ,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 曹参施行他那清静无为的政策 ,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 太史公说 :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 ,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 等到韩信被消灭 ,列侯成就的战功 ,唯独曹参据有其名。 曹参作为汉朝相国 ,极力主张清静无为 ,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 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 ,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 ,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每小题 4分 ) 二月二日 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 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② ,三年从事亚夫营 ③。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 :① 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 ② 元亮井 :陶渊明字元亮 ,这里用“ 元亮井 ” 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 ③ 亚夫营 :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 ,军纪严明。 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2)请结合全诗 ,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解析 :( 1) 江上行舟 ,东风送暖 ,笙歌随着东风、暖意一道吹拂过来 ,增添轻松愉悦氛围。 江岸上 ,春花初萌 ,柳丝新绿 ,竞相争艳 ,成 群的蜂蝶围绕着花蕊飞舞 ,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景图画 ,有声有色 ,生机盎然。 ( 2) 前四句写江上春景 ,词语清丽 ,风格轻快。 后四句突然转折 ,写出自己的潦倒身世和失意情怀。 前后各四句 ,一写明媚春光 ,一写郁闷愁怀 ,两者形成尖锐矛盾 ,以乐景反衬哀情 ,从而取得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 答案 :( 1) 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盎然的画面。 到江上游春的游客很多 ,到处是笙箫之声 ,就连花、柳、蜂、蝶也在欣喜、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作用 :以乐景写哀景 ,反衬后两联所抒发的思乡之苦。 ( 2) 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 ,进而由悲而怨。 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 三、 四两句 ,抒发悲抑归情。 末句转责新滩不解人意 ,情感变化一波三折。 (6分 ) (1) ,杨柳依依。 (《诗经 采薇》 ) (2) ,去日苦多。 (《短歌行》 ) (3)狗吠深巷中 ,。 (《归园田居》 ) (4) ,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兰亭集序》 ) (6)信誓旦旦 ,。 (《诗经 氓》 ) 答案 :(1)昔我往矣 (2)譬如朝露 (3)鸡鸣桑树颠 (4)舞幽壑之潜蛟 (5)齐彭殇为妄作 (6)不思其反 五、 语言运用 (12分 ) ,请根据这三幅图表 ,为防止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被扒窃 ,提几条具体建议。 (4分 ) 被窃物品构成分析 行窃部位分析 案发时间段分析 解析 :图表所反映的是市民乘公交时被盗物品的构成、案发时段及扒手的行窃部位。 据此提出建议。 答案 :(1)建议市民乘公交车时最好不要将手机、现金等贵重。20xx-20xx学年鲁人版必修3高中语文综合测评
相关推荐
周末去爬尖刀山,他们约定周日早上 8点至 9点之间(假定他们在这一时间段内任一时刻等可能的到达)在华岩寺正大门前集中前往,则他们中先到者等待的时间不超过 15分钟的概率是 (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共六道大题,总分 70分): 1 ( 10分) (1) 用更相减损术求 153和 119的最大公约数; ( 2)用辗转相除法求 225和 135的最大公约数。 1( 12分)
翔。 但接连发生的学子厌 学、逃学事件,令一些家长和老师既感意外又非常着急。 材料一告诉我们什么。 ( 2分) 请你利用所学 知识劝说材料中厌学、逃学的孩子。 ( 10分) ,学习成绩很好,别人经常向他请教问题,但他却害怕耽误自己的学习,总是说:“你自 己想去。 ”有时还骗同学说:“我也不会。 ”课间游戏,他不愿意和自认为学习差的同学一起,他认为学习差的同学低自己一等。 他平时经常给同学起外号
2、次是第一对真叶。 成虫在叶正面取食,使被害叶片变成褐色的圆斑;幼虫孵化后潜入叶片组织中,取食叶肉,使叶片上形成一种弯曲的灰白色潜道,造成子叶枯萎。 成虫出现于 4 月下旬,幼虫于5 月上旬开始危害。 防治方法:用 百虫粉或 2%杀螟松粉喷撒;用 90%敌百虫乳剂 1000 倍液喷雾。 3、黑绒金龟虫甲:又叫东方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俗称瞎撞、大绒马褂、黑盖虫等。 这种害虫食性很广
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 报的责任 ④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 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三、价值判断题
三、价值判断题(每题 3分、共 12分) 11,、人是万物之首,人类可以任意支配自然界的生命。 判断:( ) 理由: 12‘初三学生刘某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辍学去打工挣钱 错误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我们应当自觉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判断:( ) 理由: 1张骞同学身体不舒服,仍坚持上课,但课上了一半,他坚持不住了,就趴在了桌子上。
2、到“送嫁药”的效果,即可防治水稻移栽后、大田前期灰飞虱、稻蓟马、二化螟等害虫危害,又可更好地预防条纹叶枯病。 该用药同常规用药相比,防治效果非常明显:一是能够有效防治灰飞虱危害,预防水稻条纹叶枯病传播。 二是可综合防治多种秧田期害虫,如稻飞虱、二化螟、稻蓟马、三化螟、稻象甲等,一药多用,降低成本。 三是持效期长,一次用药持效期达到常规用药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持效期,可减少用药次数,省工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