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12月反馈测试题内容摘要:

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12题。 (14分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 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 ① 翠之工,山岚设色 ② 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 ③ 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 ① 染:染成。 ② 设色:涂色,这里可译为 “ 笼上暮色 ”。 ③ 夕舂:舂读 “chōn ɡ” ,夕阳。 11.下列加点字与 “ 止午未申三时 ” 中的 “ 止 ”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小惠未 徧 . ,民弗从也 B.便 要 .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皆 被 . 绮绣 D.人 恒 . 过然后能改 12.翻译下列语句。 ( 4分) 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分) ⑫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 2分) 13.请品析甲文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一句的妙处。 ( 4分) 14.文 中 “ 闲人 ” — 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 3分) 示例: 闲人 —— 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 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