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岐岭至阳埠公路工程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境内 , 本项目所经区域为山区,生态保持较好,地势高差较大,土石方开挖量大,桃江支流为贡江的源头,应加强水土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 保护地表水不被污染 , 实施阶段应减少对生态的破环,对路基边坡尽量采用植物防护措施,与 原自然生态 景观相协调,减少水土流失。 本项目 除起点至 K0+960 处为新建公路,其余基本 利用老路,施工期间 对当地 沿线乡村 的交通 干扰较大,因此应 尽量减少扰民 , 并做好宣传工作, 以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拟建项目是由地方筹资建设, 赣县 是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县之一,在建设资金和经济政策方面,希望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使公路早日建成通车。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赣州同创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10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研究区域概况 赣县 X352线枫树至大龙公路(岐岭至阳埠段) 的 升级 改 建,必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特别是将带动 赣县 王母渡镇、 阳埠乡 的经济发展 ,加强 阳埠乡及沿线乡镇与 县城、 赣州城区之间的 的联系,使沿线群众出入交通更加便捷。 根据影响程度,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其中 赣县 为直接影响区, 章贡区 、信丰、安远、 于都 、 兴国 、 南康为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见表 21。 直接影响区各项经济指标现状 表 21 指标 区域 人口(万人)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国内生 产总值 (万元)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农业总产值(万元) 影响区域内 赣州市 897 39380 11194700 5776600 2851400 赣县 61 2993 746400 439000 189900 占全市比重 赣县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 概况 市社会经济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简称赣南。 赣南土地面积 3938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赣州市现辖一区两市十五个县, 20xx 年年未总人口 897 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 人。 全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表水资源充沛,平均年降水量 ,水电资源可开发量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柑桔生产的重要基地和重点建设的十八 大林区之一。 赣南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稀有金属不稀有‛之说,是全国重点金属基地之一 ,有世界‚钨都‛之称,‚稀土王国‛之美誉。 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秋短、冬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宜人,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赣州同创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11 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地理位置优越,既是珠江‚三角洲‛、‚闽南金三角‛的前沿腹地,又是通往闽西、粤北、湘南的交通要道。 京九铁路的贯通自然把宋城赣州推到举世瞩目的位置上,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 赣州市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是江西所有城市中保存文物 古迹最多的城市,现存的文物古迹又数宋代最多、品位高,被专家学者誉为‚宋代博物馆‛,有中国唯一的北宋城墙、‚江南第一石窟‛ ─ 通天岩、北宋建造的慈 云 塔、名扬海内外的八镜台、郁孤台,均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显出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综合实力得到加强。 20xx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增速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创1996 年以来新高。 从生产角度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增长 %,其中,工业增加值 ,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增速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 从增长贡献率来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第二产业增势强劲,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拉动经济增长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 42%,比上年提高 ,拉动经济增长。 从 产业结构来观察,第一产业占 GDP比重为 %,比上年下降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为 %,比上年提高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 38%,提高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GDP比重为 %,比上年下降。 社会经济概况 基本概况 赣县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所辖的一个县。 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环绕赣州市区,东经 114176。 42′ 115176。 22′、北纬 25176。 26′ 26176。 17′。 总面积 2993 平方千米。 总人口 61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全县辖 9镇 10乡;国土面积 29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37万亩,山地 360万亩,水面 23 万亩 .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赣州同创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12 赣县境域地形属丘陵山地。 地势东南高,中、北部低,东部和南部重峦迭嶂,迂回起伏,其间夹有山间条带状谷地,海拔在 500— 1000 米之间。 赣县境内河流密布, 700多条大小河流纵横全境,平均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 公里,水力资源丰富。 年均径流量 21 亿立方米,水力蕴藏 ,已开发装机容量 万千瓦,水面资源丰富,面积达23万亩,其中河流 ,水库、库湾 5万亩,山塘 ,已开发库塘水面 万亩,年水产品 总量达 8150 吨。 全境地处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并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 年均气温 ℃,年均日照 1092小时,年均降雨量 1076毫米,无霜期 298 天,四季常青。 赣县资源丰富,物华天宝。 山上盛产脐橙、柑桔、油茶及木、竹、柚、李、梨、枣等;田园主产水稻、葡萄、席草、烟草和蔬菜等;地下埋藏有钨、煤、铜、铁、钼、稀土、莹石、钴土、砂金、水晶、瓷土、石灰石、大理石等资源;加工产品以板鸭、蜜饯、腐竹、白砂糖、桐油、瓷器最为出名。 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使赣县以稀 土和食品加工为主的大批企业蓬勃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稀土、钨、板鸭、蜜饯、腐竹等名特优产品。 经济发展状况 20xx 年完成生产总值 ,增长 %;财政总收入 元,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219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 3020 元,增长 6%。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完成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近 2 亿元。 红金工业小区三期和洋塘工业小区‚七‛字型路网全面贯通 ,新增园区面积 6630 亩;完成标准厂房 万平方米,在建 万平方米;县经济开发区被授予‚赣州台商创业园‛、‚江西省钨和稀土产业基地‛和‚赣州台湾产业基地‛。 鞋业产业基地一期、赣州铝业、联伟精密模具锻造、精达模具等 16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工在建。 全年新增企业 35家,总数达 157 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8家,总数达 57家。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 140 亿元,增长 %,其中钨、稀土、铝、食品四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完成工业增加值 亿元,增长 10%。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 年完成技改投入 6100万元,实施技改扩建项目 3 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 4 家,高新技术产品 20 个。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赣州同创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13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深入实施‚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水平‛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进程,着力把赣县打造成为全省工业强县、物流强县、旅游强县、文化强县,切实提高全县人民群 众的富裕度、文明度、安全感、幸福感。 ‚十二五‛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在全市前列,在全省排位前移,努力实现‚八个翻番、八个突破、六个提高、三个更加‛,把赣县打造成为赣州乃至全省重要的‚八个基地、两个园‛。 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今后五年规划,赣州市基本形成与人口大市相适应的较强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明显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到 20xx 年全市生产总值跃上 1000 亿元台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 重超过 40%,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一番;城镇人口失业率控制在 4%以下,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9%和 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以内。 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1)人口预测 表中数据可见,各各影响区的人口增长都比较稳定,基本随时间的变化呈线性增长,在本省人口计划政策控制下,预计未来年各影响区的增长趋势比较平稳,选用一元线性模型预测未来人口值。 具体模型及预测值见下表: 未来特征年人口预测(万人) 表 22 人口 年份 R 20xx 年 2020 年 2025 年 2030 年 2035 年 回 归曲线 赣州市 900 933 995 1040 1109 赣县 ( 2)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根据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先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赣州同创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14 慢 再快后慢的过程。 目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测,根据已有的经济数据集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行适当调整的方法进行预测。 个影响区未来年的经济增长率及预测值,如下表: 未来特征的 GDP 增长率( %) 表 23 GDP 增长率( %) 赣州 赣县 正常方案 20xx 年~ 20xx 年 8 11 20xx 年~ 2020 年 8 9 2020 年~ 2025 年 8 2025 年~ 2035 年 7 未来特征年的 GDP 预测值(亿元) 表 24 GDP(亿元) 20xx年 2020年 2025年 2035 年 正常方案 赣州市 1809 2537 3556 4991 赣县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赣州市综合运输网 全市运输体系是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水运、航空为辅的主体交通网络。 ( 1)公路 全市公路由二纵二横 4 条国道( 10 20 323 和 319国道),总长 公里)、 59 条省道和 1 万多公里的县乡道路构成三级公路网络。 20xx 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量程 ,其中高速公路 ,有 3451个行政村通公路,占行政村总数的 %。 省养公路 2710公里,县乡公路 公里, 20xx 年完成公路客运量 8928万人,客运周转量 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 12517 万吨,货运周转量 亿吨公里。 2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 输发展现状及规划 ☆☆ 赣州同创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15 ( 2)铁路 1996 年京九铁路建成通车,赣南路段 262 公里,经过兴国赣县、赣州、南康、信丰、龙南、 赣县 七个县(市),结束了赣南没有铁路的历史,1998 年京九复线通车后,使其更成为带动赣南腾飞的龙头。 赣龙 铁路赣南段 260 公里 于 20xx投入 运营,赣韶铁路、赣龙铁路复线 进入实施阶段。 20xx 年铁路完成客运量 1156万人,货运量。 ( 3)水运 主要有赣江航线,赣南境内通航里程 285 公里,其次有贡水航线和章水航线。 因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河床升高,航道正在萎缩,航程逐渐缩短。 赣州港为江西六大港巷口之一,可停泊 300吨级的轮船。 ( 4)民航 赣州黄金机场始建于 1937 年,解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