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碧水鹭州商住楼工程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总量约 10 万方 , 采用挖掘机开挖,不能用作回填土,全部运至场外约 8 公里的弃土场。 第二施工段 开挖 岩石 至基底以上 30cm 处 ,总量约 38 万方 , 因周边有许多民房及铁塔,不能爆破, 先 采用 破碎机破碎,再用挖掘机装运,一部分用 于内部利用回填,内转运距约 500 米;剩余部分运至场外约 8 公里的弃土场。 第三施工段开挖岩石(基底以上 30cm 内),总量约 2 万方,为了保证基底稳定性,不扰动基底承载力,基底以上 30cm 内不能采用机械开挖,采用人工人工凿石。 基坑周边采用直径 50 钢管搭设临边护栏,并挂安全防护网进行防护。 基坑边坡采用竹胶板和 50 钢管进行支护。 3.施工顺序 1)、土石方开挖的基底标高根据施工图计算。 2)、施工顺序如下: 定位放线→基坑防护→土石方开挖→渣土外运(道路清扫、冲洗)→弃渣场弃土、平场。 土石方开挖方式及要求 本工程基坑选用机械开挖。 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与设计一致。 基坑土方开挖以“大基坑小开挖”为原则,应分层、分段、对称、均衡进行。 :桩护壁外预留 500mm 做为基础施工工作面。 :机械开挖至 基底 标高 177。 处 m。 .挖土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 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土方开挖每层分段开挖长度不得超过 30m。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 1/2。 .夜间挖土时在坑边设红灯警示,同时安排好场地照明。 .基坑护栏 基坑坑边设置护栏,高 ,立杆间距 ,下扫地横杆距地 ,上横杆与下横杆间距为。 护栏上悬挂醒目标识,上下基坑设扶梯搭设宽 米钢管扶梯设扶手,坡度不大于 35 176。 施工通道 根 据场地情况,设施工通道设于 B2 区 B23 轴外。 基坑边护支护 边坡支护采用 竹胶板和 48 钢管 套安全网进行支护。 弃土位置: 弃土位置为场地外 约 8 公里 的弃土场。 施工工艺 机械化挖土系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以及配套自卸汽车等进行土方开挖和运输,具有操作机动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施工应以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为依据。 主要机具设备 本机械化挖土工程主要机具设备有:挖掘机、炮机以及配套自卸汽车; 作业条件 场地已由建设单位负责清除挖方区 域内所有障碍物,如架空高压线、照明线、通讯线路等。 制定好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边坡支护、基坑防护等方案。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按 资阳 市相关要求,车辆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进出口处应设置水冲洗设施,以防泥土污染城市道路,冲洗下来的污水应排入专门设置的污 水坑,待泥水沉清后排入下水道。 运渣沿途派清洁工人清扫道路,并每天租用市政 4000L 洒水车洒水二次进行路面清洗。 施工操作工艺 挖掘机作业时采用沟端开挖和沟侧开挖方法。 运土汽车布置于挖掘机的一侧,以减少回转角度,提高生产率。 自卸汽车数量应按挖掘机械大小、生产率和工期要求配备,应能保证挖掘或装载机械连续作业。 汽车载重量宜为挖掘机斗容量的 35 倍。 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运走。 人工清土所占比例一般为 8% ,修坡以厘米作限制差误。 挖土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以后需开挖部位,使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或利用提前挖除土方后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 机械开 挖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 300mm 厚,基础梁基槽采用人工挖槽清底找平,从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质量标准 基底标高及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基础梁土层厚度,采用人工开挖,严禁超挖。 成品保护 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距超挖。 基坑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 安全措施 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 失稳;当山坡坡度 陡于五分之一,或在软土地段,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土。 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视工地地质条件,底部铺设建筑垃圾、卵砂、道渣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 机械挖土分。资阳市碧水鹭州商住楼工程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