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C错误; D、因为 “ 核内质子数 =原子序数 ” ,故金原子的质子 数为 79,故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 11.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D.利用可降解的 “ 玉米塑料 ” 替代聚乙烯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 “ 白色污染 ”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白色污染与 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A、根据废旧电池能污染土壤和水资源进行解答; B、根据农药、化肥的滥施滥用能够污染环境进行解答; C、根据垃圾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进行解答; D、根据 “ 白色污染 ” 是指塑料污染解答. 【解答】 解: A、废旧电池能污染土壤和水资源,所以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故 A正确; B、农药、化肥的滥施滥用能够污染环境,所以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可以适当使用化肥和农药,故 B错误; C、垃圾回收利 用可以节约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故 C正确; D、 “ 白色污染 ” 是指塑料污染,所以利用可降解的 “ 玉米塑料 ” 替代聚乙烯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 “ 白色污染 ” ,故 D正确.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结果如下:参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肥皂水是中性物质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吃松花蛋(碱性)一般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D.橘子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当溶液的 pH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大于 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小于 7时,呈酸性;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发生中和反应;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解答】 解: A、肥皂水的 pH 大于 7,显碱性.错误; B、草木灰的 pH大于 7,显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C、吃松花蛋时,可以添加食醋去除涩味 .正确; D、橘子汁的 pH小于 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错误. 故选 C.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 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合金的定义进行解答, B、根据合金的性能和金属的性能比较解答, C、根据合金的定义解答, D、根据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根据合金的概念,合金中必须有金属,所以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 A错误,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合金的各成分硬度高,故 B正确, C、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故 C错误, D、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故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根据合金的概念: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 非金属的混合物. 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的熔点低,但硬度比各成分硬度高. 1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 不能确定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的化学性质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 4;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小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进行解答 . 【解答】 解: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 4;可知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 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16;故 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 C符合题意; 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确定,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5. Fe与 FeO的混合物 12g加入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7: 1 B. 3: 1 C. 14: 1 D. 7: 9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由于 Fe、 FeO与硫酸反应都生成了 FeSO4,根据硫酸与硫酸亚铁的关系求出硫酸亚铁的质量,再求出铁的质量,即可求出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 解:设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x H2SO4 ~ FeSO4 98 152 200g% x 解得: x= 铁元素的质量为: 100%= 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 12g﹣ ) =14: 1. 由以上计算可知, C正确. 故选 C. 【点评】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变),注意:铁和氧化亚铁与稀硫酸都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每 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 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为 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分.) 16.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 ①NaOH 溶液 ② 大理石 ③NaCl 溶液 ④稀硝酸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①③④ 【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可以根据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主要有浓硝酸光照易分解,氢氧化钠易变质且能与玻璃中的成分反应,大理石呈块状、呈中性的溶液,利用这些知识可解决此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 A、是广口瓶,可以放大理石或锌粒.故放 ② B、是细口瓶并且瓶塞是胶皮塞,一般用来盛放显碱性的溶液.故放 ① C、是细口瓶并且瓶塞是玻璃塞,一般用来盛放显酸性或显中性的溶液,故放 ③ D、是棕色试剂瓶,一般盛放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故放 ④ 故选 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从而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它们的保存方法. 17.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加入稀硫酸至 pH等于 7 B CuO粉末 C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C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CuCl2 加入适量铁粉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净化(除杂). 【专题】 物质的分离 和提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根据除杂质的原则分析: ① 首先要能把杂质除去, ② 原物质的量不能减少,但可以增加, ③ 除去杂质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④ 操作越简单越好,要便于混合物的分离. A中会带入新的杂质, B中会把原物质除去, D中会带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氯化钠中含有氢氧化钠,加入稀硫酸能除去杂质,但会带入新的硫酸钠杂质;故不可行; B、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碳粉,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只能和氧化铜反应,会把原物质除掉,故不可行; C、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缓缓通 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反应,可得到纯净的氮气;方法可行; D、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铜,加入适量铁粉,铁粉和氯化铜反应是氯化亚铁溶液和铜,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亚铁,故不可行. 故选 C 【点评】 解答除去杂质类问题时,要熟悉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这是在做这类题目需要时时考虑的.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若分别将 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 C.若分别将 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当甲中含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 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情况, ②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 判断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 A、在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如果不是饱和溶液则不一定相等,故 A不正确.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若分别将 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甲的溶液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 t1℃ 时甲的溶解度比 t2℃ 时乙的溶解度大, 因此若分别将 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甲>乙,故 B不正确. C、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此 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若分别将 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故 C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甲中含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出甲,故 D正确. 故选 C、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19.往 AgNO Cu( NO3) 2和 Zn( NO3)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不可能是( ) A. Ag+、 Cu2+、 Fe2+ B. Fe2+、 Zn2+ C. Cu2+、 Fe2+、 Zn2+ D. Ag+、 Fe2+、 Zn2+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 【解答】 解: A、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溶液中加入铁时,硝酸锌不能和铁 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该选项不正确; B、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溶液中加入铁时,硝酸锌不能和铁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当铁和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含有锌离子和亚铁离子,该选项正确; C、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溶液中加入铁时,硝酸锌不能和铁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当铁恰好和硝酸银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含有锌离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该选项正确; D、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溶液中加入铁时,硝酸锌不能和铁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当溶液中含有银离子时 ,说明铁不足,铁不足时,溶液中含有铜离子,该选项不正确.。20xx-20xx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
江省栽培较多的食用菌主要有蘑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和秀珍菇等。 其培育温度及接种、出菇期如下:蘑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最适温度);子实体生育温度范围(最适温度);接种(播种)期浙北月底至月中下旬,浙南月底至月中下旬;出菇采收期浙北月底月初至翌年月底月初,浙南月底月初至翌年月底月初。 香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最适温度);子实体生育温度范围(最适温度);接种(播种)期月;出菇采收期月至翌年月。
化碳 ⑵右图是一个燃气热水器的示意图。 如果热水器底部的“空气进气孔”部分被堵住了,则燃烧产物中会含一种有毒性气体。 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试 解 释 这 种 有 毒 气 体 是 如 何 产 生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防止石油液化气泄漏,在石油液化气中添加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质,使人能及早发现。 这是利用分子的(填微粒的性质之一)。
常见气体, Y是一种红色的金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的化学式 K2MnO4 B. F的化学 式 H2O C. ①③ ⑤ 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D. ② 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28.往 AgNO3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 Fe( NO3) 2 B. Cu( NO3)
2(4 1) 225x 21.( 4 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 上,点 A 的坐标为( 2, 4) . ( 1)画出 △ ABC 关于 x 轴对称的 △ A1B1C1,并写出点 A1的坐标 A1 . ( 2)画出 △ A1B1C1绕原点 O旋转 180176。 后得到的 △ A2B2C2,并写出点 A2的坐标 A2 . (3) △ ABC
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 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
道,也没有留心。 ②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 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 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③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它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