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某森林公园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贵州 XX 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承包合同》 《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倡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水田镇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和统计数据 二、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旅游业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引爆剂”的作用。 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与其相关的住宿餐饮业、商品销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时借助于旅游的平台,可以推动文化宣传 、招商引资、区域合作等活动,促进乌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森林旅游,主要是通过增加和丰富森林植被,从而达到改善和优化、美化自然环境,以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 开展森林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优美的森林环境,碧水青山、鸟语花香,是人们的普遍向往和人类的高层次追求。 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生态旅游,能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猎奇、休闲、探险、娱乐、疗养、保健为多种需求,是集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XX 森林公园自 1981 年封山育林以来,经过十余年 来的建设,森林资源不断扩大,自然环境极大改善,但各项旅游要素建设还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为加快我区森林旅游的发展步伐,以 XX 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 XX 森林公园是十分必要的。 XX 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县旅游业发展,带动我区服务业发展,对景区内村民的致富,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6 2. 项目开发的有利条件 ( 1) 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景观配套性好、品位高 乌当区的旅游围绕“温泉、体育、民俗、生态”的发展定位,重点打造了阿栗杨梅园、渡寨 、王岗、陇脚、偏坡乡上下街五个民俗生态旅游精品示范点――“泉城五韵”。 “秘境食街”初步建成,保利国际温泉、贵御温泉分别获国家旅游局 4A 和 3A 级旅游景区认证。 此外,区内民族文化古朴多姿、历史悠久,布依“三月三”、“六月六”,苗族“跳场”等民族传统节日别有一番风味。 乌当区围绕“黔中秘境、自然乌当―一个诗意生活的林中泉城”的品牌定位,逐渐建成经济与生态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和睦相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新城区。 ( 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 盘龙森林公园,距贵阳市中心 21 公里,车程仅需 40 分钟左右,距乌当区行政中心 15 公里。 市民自驾车线路:师大 大营坡 新添寨顺海 贵开高速公路 水田镇(水田收费站下)经竹林村、罗庄村直达 XX。 路途中均有标志牌指引。 因基础设施还在完善中,目前没有门票和停车费,但游客须在停车线内自觉停放车辆。 散客乘车线路:可乘 25 25 255 5 90、 93 路到达新添寨后转乘水田镇车辆,然后可自行包车前往XX。 建议游客最好自驾游玩。 7 ( 3) 景区内开发条件好 XX 森林公园以万米云梯为中心,在步道两侧,还设有 6 处健身设施场地、 30 多个休闲椅, 3 个旅游厕所;与步道蜿蜒而上还有 8 公里 长的车道,并在步道中途设置了三个岔路口,游人可根据体力状况选择登山或乘车上下往返。 登山入口设有 60 至 70 个车位的停车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和音乐广场。 游客登山观景下山后,在山脚的罗庄村和竹林村,有 14 户农家经营户可给游客提供用餐、休闲和娱乐。 三、 市场分析及预测 1. 市场方位预测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旅游业已蓬勃发展,贵州省为旅游大省,周边旅游市场的开放和繁荣,对 XX 森林公司旅游业的发展造就了有利的背景。 乌当区自然风光美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近年来,乌当区的旅游业在省、市、 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艰辛历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许多景点在省、市已具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情人谷、香纸沟、渔洞峡、相思河、百花湖、新天温泉等6个景区已建成并对外开放;金螺湖、巴喇谷、永乐湖、三江小峡谷等景区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近期将建成开放;永乐山庄、圣地庄园、阿栗杨梅、永乐艳红桃、东风枇杷、下坝樱桃等农家乐品牌已经形成,尤其是新天温泉的成功开发吸引 8 了广大游客到乌当休闲度假和健身。 乌当区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优势,节假日、周 末和瓜果成熟的时节,都吸引着人们来休闲渡假,形成了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和观光农业相结合,集吃、住、行、游、购、娱、沐浴、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新格局。 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劳动就业,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XX 森林公园以避暑休闲、体育健身为主题的乌当 XX 森林公园“万米云梯”森林步道,作为我市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设施齐全、主题鲜明的森林体育公园。 2. 游客量的预测 据统计,近几年,我区年接待游客人数在 50 万人次以上,随着我区““生态、民俗、体育、温泉”战略的实施,到我区游览的人数将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将达到 20%以上。 考虑到本景区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和知名度较低,近期内( 20xx20xx 年)到本景区浏览的人数可占全县游客人数的 5%左右,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在 5 万人次左右。 中期( 20xx 年 20xx年)由于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人数将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达到全区游客人数的 10%以上,年接待游客规模预计可达到 15 万人次,远期( 20xx 年 2020 年)由于基数较大,增长率将有所下降,预计 9 年游客接待规模在 20 万人次。 四、 景区建设 1. 景区建设原则 把保护和扩大景区森林资源放在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对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要绝对保护,精心培育,防止一切可能毁坏自然景观的行为。 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按主次轻重,统一规划,分期逐步开发、建设和发展。 2. 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XX 旅游开发应始终贯彻以自然保护为第一的原则,突出自然景观的质朴与完整性,重点搞好文化建设和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在林业开发上,景观林和经济林要合 理分布,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在景点安排上,要寓景于林,协调景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真正达到突出森林、建设园林、重视文化、完善游乐、培养野趣的目的,将 XX 景区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