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病害综防措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黑根疯等。 主要危害芝麻茎秆、根部及幼苗。 芝麻苗期、盛花期阶段最易感病。 病株可产生分生孢子再传播侵染。 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偏施氮肥、种植过密和连作地为害加重。 芝麻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 病菌多从苗的根尖、伤口侵入,蔓延到茎、叶、蒴果和种子,致使全株发病枯死。 连作芝麻地和土壤肥力差、田间湿度大的地,都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芝麻青枯病俗称芝麻瘟,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或从自然孔口侵入,并在植株导管内从下向上蔓延。 该病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 发病高峰多在夏季 78 月份。 暴风雨过后,温度骤然升高,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芝麻疫病是 2、一种毁灭性病害。 主要危害芝麻茎基部、茎部、蒴果、叶片。 该病病菌以菌丝或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中越冬。 翌年病菌侵染茎基部,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流水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 7 月份芝麻现蕾期开始发病,8 月份达到发病高峰。 多雨潮湿受害重。 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处理选择优质高产、耐渍、抗病性强品种,如豫芝 8 号、易芝 1 号等。 播种前用 55温水浸种 10 分钟或 60温水浸种 5 分钟,晾干后播种。 或用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拌种(11),用药量占种子重量的 1%;或用 酸铜溶液浸种半小时,均有较好防效。 农业防治芝麻土传病虫害严重,最忌连作。 芝麻与棉花、甘薯及禾本科作物实行 35 年轮作,能较好控制病害发生流行。 芝麻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 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销毁,防止病菌扩散蔓延。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基肥以中迟效有机肥为主,并混施磷、钾肥,苗期不施或少施氮肥,培育壮苗,使病菌不易侵入。 采用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有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前喷药保护,或发病初期用药。 防治药剂有 37%枯萎立克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 7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80%硫酸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