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早稻应加强中后期管理内容摘要:
1、播早稻是一种省工省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具有分蘖早、分蘖多、分蘖节位低、株型较好、群体协调、根系生长浅和成穗率高等特点,因而受到广大稻农的欢迎。 但与其他稻作方式相比,其季节较紧,全苗、匀苗难,草害发生较严重,后期易出现倒伏现象。 因此,应切实抓好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 个高峰期。 第 1 个高峰期出现在播种后 5 天7 天,以稗草、千金子等杂草为主;第 2 个高峰期出现在播种后 15天20 天,主要是异型莎草、节节菜、鸭舌草等莎草科和阔叶类杂草;第 3 个高峰期在播种后 20 天30 天,以水莎草为主。 直播稻田稗草和千金子等恶性杂草发生早,发生期长,发生量大,可占出草总量的 30%70%,出草期 2、长达 25天以上。 直播早稻田必须进行化学除草,一般进行 2 次。 第 1 次在直播后 10 天左右,当稗草 2 叶时进行,每 667 平方米用禾大壮 100 毫升,125 毫升对水 50 公斤喷雾。 此次喷雾后稻田应保持 3 厘米深的水层 5 天7 天(水只进不出),以后改为浅水勤灌,并结合追肥,促进禾苗早生快发。 第 2 次除草在水稻分蘖末期(约 5 月 20 日25 日)进行,每 667 平方米用含量为 50%的二甲四氯粉剂 100 克或含量为 20%的二甲四氯水剂 250 毫升对水 50 公斤喷雾。 在喷雾前稻田应放干水,施药后 24 小时内田间灌水深 4 厘米6 厘米,并保持水层5 天7 天。 3、以后及时放水晒田。 时晒田播种后至 3 叶期适时晒田,使田面硬皮开坼。 即使遇暴风雨或连绵阴雨天气也不要灌水,不要重新塌谷,以利晒芽扎根。 水稻分蘖末期(5 月下旬),当每 667 平方米苗数常规稻为 40 万苗45 万苗、杂交稻为28 万苗32 万苗时,进行第 2 次晒田。 化学除草完毕后,田间不要再灌水,接着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 禾苗长势好的重晒,长势一般的晒至田间表层起硬皮即可,长势差的以露田为主。 使群体恶化,个体发育不良,穗型变小,不利于高产。 一般每 667 平方米有效穗数控制在 28 万穗32 万穗、最高分蘖数控制在 40 万苗左右。 直播早稻无移栽期,分蘖期长,易发生第 2 次分蘖,并难以控制。 可以在秧苗 6 叶期前够苗时,采取控制肥水的方法,控制第 2 次分蘖的发生,以减少无效分蘖。 6 叶期7 叶期多次排水轻晒田,保持清水硬板。 此外,直播早稻 80%根量密集在 10 厘米深的耕作层内,且茎部一二个节的节间拉长、细弱,后期易出现倒伏现象。 因此,后期施肥不能过量,可酌情施用穗肥和粒肥;可适当使用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后期倒伏。 风透光性差,易遭受多种病虫害危害,导致抗倒性明显下降,因此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中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后期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稻曲病等。 专利查询。直接早稻应加强中后期管理
相关推荐
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推测该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故选 C. 3.胡兆森回忆: “1954 年 „„ 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 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解答】 1954 年 9 月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豆饼、粕 豆饼、粕是我国畜牧生产中主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来源,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蛋白质饲料,约占饼、粕类饲料的 70。 因大豆榨油加工方法的不同,其营养值有差异。 一般含蛋白质为 4050,豆饼、粕的蛋白质含量为 3945,浸提或去皮的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大于44,我国生产豆饼或粕一般不去皮。 蛋白质品质较好,其含量低于鱼粉,但高于一切的饼粕类饲料。 蛋氨酸含量低
一届三中全会共同点是 ( ) A.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B. 明确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 C.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D. 会议地点在北京 【答案】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 ABD 项都属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故选 C。 8.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所说的 “ 解放 ” 是指 ( )
二、综合题 20. 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1. 阅读材料: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望我大陆 / 大陆不可见兮 / 只有痛哭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望我故乡 / 故乡不可见兮 / 永不能忘 / 山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觞。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 请回答:⑴
( 1) 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三次重大改革:一次是 20年代初期的苏俄,一次是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 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简述第三次改革在农村展开的主要 形式。 ( 1分) ( 2)下面材料反映了三次改革的举措或影响,阅读后回答: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邓小平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既是全党的共同任务,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的重大举措是 从严治党,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B。 8.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是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答案】 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2020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