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早稻应加强中后期管理内容摘要:

1、播早稻是一种省工省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具有分蘖早、分蘖多、分蘖节位低、株型较好、群体协调、根系生长浅和成穗率高等特点,因而受到广大稻农的欢迎。 但与其他稻作方式相比,其季节较紧,全苗、匀苗难,草害发生较严重,后期易出现倒伏现象。 因此,应切实抓好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 个高峰期。 第 1 个高峰期出现在播种后 5 天7 天,以稗草、千金子等杂草为主;第 2 个高峰期出现在播种后 15天20 天,主要是异型莎草、节节菜、鸭舌草等莎草科和阔叶类杂草;第 3 个高峰期在播种后 20 天30 天,以水莎草为主。 直播稻田稗草和千金子等恶性杂草发生早,发生期长,发生量大,可占出草总量的 30%70%,出草期 2、长达 25天以上。 直播早稻田必须进行化学除草,一般进行 2 次。 第 1 次在直播后 10 天左右,当稗草 2 叶时进行,每 667 平方米用禾大壮 100 毫升,125 毫升对水 50 公斤喷雾。 此次喷雾后稻田应保持 3 厘米深的水层 5 天7 天(水只进不出),以后改为浅水勤灌,并结合追肥,促进禾苗早生快发。 第 2 次除草在水稻分蘖末期(约 5 月 20 日25 日)进行,每 667 平方米用含量为 50%的二甲四氯粉剂 100 克或含量为 20%的二甲四氯水剂 250 毫升对水 50 公斤喷雾。 在喷雾前稻田应放干水,施药后 24 小时内田间灌水深 4 厘米6 厘米,并保持水层5 天7 天。 3、以后及时放水晒田。 时晒田播种后至 3 叶期适时晒田,使田面硬皮开坼。 即使遇暴风雨或连绵阴雨天气也不要灌水,不要重新塌谷,以利晒芽扎根。 水稻分蘖末期(5 月下旬),当每 667 平方米苗数常规稻为 40 万苗45 万苗、杂交稻为28 万苗32 万苗时,进行第 2 次晒田。 化学除草完毕后,田间不要再灌水,接着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 禾苗长势好的重晒,长势一般的晒至田间表层起硬皮即可,长势差的以露田为主。 使群体恶化,个体发育不良,穗型变小,不利于高产。 一般每 667 平方米有效穗数控制在 28 万穗32 万穗、最高分蘖数控制在 40 万苗左右。 直播早稻无移栽期,分蘖期长,易发生第 2 次分蘖,并难以控制。 可以在秧苗 6 叶期前够苗时,采取控制肥水的方法,控制第 2 次分蘖的发生,以减少无效分蘖。 6 叶期7 叶期多次排水轻晒田,保持清水硬板。 此外,直播早稻 80%根量密集在 10 厘米深的耕作层内,且茎部一二个节的节间拉长、细弱,后期易出现倒伏现象。 因此,后期施肥不能过量,可酌情施用穗肥和粒肥;可适当使用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后期倒伏。 风透光性差,易遭受多种病虫害危害,导致抗倒性明显下降,因此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中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后期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稻曲病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