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单元综合测评内容摘要:
报传到正在日内瓦参加 “ 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创始会员国谈判 ” 会议的中国工作组 , 引起全场轰动 , 因为公报 内容为中国“复关”又排除了一大障碍。 其相关内容是 ( ) A. 作出了 “ 抓住机遇 , 加快发展 ” 的决策 B.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 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 D. 确立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目标 解析:选 B。 本题抓住材料关键信息 , 中共十四大公报内容为中国 “ 复关 ” 又排除了一大障碍 , 这指的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A与题意不符 , C 是在中共十二大上 , D是在中共十四大之后提出的。 9. 1993年 4月 1日起 ,伴随城镇居民近 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 ,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 新时代 ” 是指 (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人民公社化时代 C. 计划经济时代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解析:选 D。 “ 粮票 ”“ 油票 ” 等各种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 这些票证的 “ 谢幕 ” ,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开始 , 故选 D。 10. 深圳在改革开放前是一个小渔村 , 1999 年深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 4 300美元。 这主要是因为 ( ) A. 深圳的交通条 件便利 B. 深圳的资源丰富 C. 深圳率先开放 , 政策优惠 D. 深圳的华侨众多 解析:选 C。 深圳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11. 以引进外资为主、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 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特点的地区是 ( ) A. 经济特区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解析: 选 B。 据教材知识可知上述描述符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 12. 历史课上 , 老师要求归纳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 以下是同学们梳理的四种答案 , 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开放区 — 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 —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区 — 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开放区 — 经济特区 — 内地 D.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内地 解析:选 A。 通过改革开放 ,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 选 A。 二、非选择 题 (第 13 题 20分 ,。20xx-20xx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单元综合测评
相关推荐
圈 Ⅰ 接到 220 V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 Ⅱ 的匝数为 30,与一标有 “12 V , 12 W” 的灯泡 连接,灯泡正常发光.副线圈 Ⅲ 的输出电压为110 V,电流为 A.求: 图 15 (1)副线圈 Ⅲ 的匝数; (2)原线圈 Ⅰ 的匝数以及通过原线圈的电流. 14. (10分 )某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 104 kW,输出电压为 4 kV,通过理想变压器升压后向 80
商制度 C.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D.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解析:选 B。 中共中央在作出重要决策前进行政治协商 , 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故选 B项。 材料没有体现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 , A项不符合题意。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与法律 , C项错误。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
解 析: 由 v- t 图象可知,前 3 s 内, a= Δ vΔ t= 2 m/s2,货物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故处于超重状态,选项 A正确;最后 2 s内加速度 a′ = Δ v′Δ t′ =- 3 m/s2,加速度方向向下,小于重力加速度,故吊绳拉力不为零,选项 B错误;根据 v = 12v= 3 m/s可知选项 C正确; 3~5 s内货物匀速上升,货物机械能增加,选项 D错误. 答案: AC
2、位,2 室。 蒴果线状长椭圆形,表面中间有一条纵沟,成熟时紫褐色,种子多数。 花期 710 月,果期 811 月。 (三)生长特性:穿心莲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如果长时间干旱不浇水,则生长缓慢,叶子狭小,早开花,影响产量。 种子最适宜温度 2530和较高的湿度,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 苗期怕高温,超过 35,烈日暴晒,出现灼苗现象,故苗期注意遮荫,降低土壤温度。 苗床通风,植株生长最适温度
福利国家 ” 过渡为 “ 福利社会 ”。 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 A. 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B.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C. 开创 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 D. 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解析:选 B。 从材料信息 “ 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 源”可知 A错误; “ 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 始于罗斯福新政 , 故 C错误;为解决美国经济 “ 滞胀 ”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