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秧田施肥技术内容摘要:

2、衡,秧苗生长健壮且整齐。 早、中稻秧田根据秧苗长相进行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次追施为断奶肥宜在插种后 15 天左右,即秧苗两、三叶一心期时,亩施尿素 硫铵 5右;第二次为起身肥(即送嫁肥),早稻在移栽前 23 天,每亩施碳铵 右为宜。 在秧田期,磷的吸收总量虽然较少,但磷对于细胞的增殖和新根的发育均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早、中稻育秧季节,由于秧田淹水期短,气温低,土壤速效磷量少,增施速效磷肥,对培育壮秧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550作基肥为最好。 钾是秧苗阶段需要较多的养分之一。 在秧田施钾不仅能促进根系发育,改善秧苗量,促使移植后早日恢复生长,且可减少阴暗天气、阳光不足对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可提高秧苗的抗寒、抗病等能力。 早、中稻育秧期间,正遇气温低,阴雨、光照不足的天气多,增施钾肥尤为重要。 施用钾肥能大大地减少烂秧,培育壮秧,从而提高产量。 群众早就有了早、中稻秧田施用草木灰作秧田基肥的经验,用量每亩大约 70100灰肥除可直接供给秧田所需的钾素及其它养分外,还有覆盖、吸热、保湿、防鸟害和使土壤疏松,秧苗易拔等优点。 随着复种指数、化学氮、磷、钾肥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水稻缺锌,施用锌肥效果显著。 在缺锌的地区施用锌肥作早、中稻秧田的面肥或叶面喷施锌肥,保持秧苗体内具有一定的锌浓度,能使移栽后早返青、早分蘖,有利于提高产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