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某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外资利用的集中区,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 但目前开发区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问题、管理机制的创新问题、土地资源的节约化利用问题、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等。 面对新的形势,许多开发区提出了 “ 二次创业 ” 的战略没想。 而生态工 业园区的建设作为一种新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成为一些开发区一次创业、解决土地和自然资源制约的优先途径。 项目建议书 9 贵州省 XX 州 XX 县林业产业园 建设项目包括生产厂房,配套用房和辅助用房为一体 ,林产业生产加工、环保、综合利用为一体 的综合性园区。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工业园区是聚集若干工业企业区域,它是有开发面积较大,拥有多个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对入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对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等特征。 工业园区的出现 ,加快了地区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工业发展平台、项目落地载体和民营经济孵化器的作用。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不管是从国外的还是从国内看,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能有效推进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的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由于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有效地节约用地,减少政府对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方便了企业运作,降低了企业创业成本。 有资料表明,一个合理布局的工业园区一般可以节约城市用地 10%— 20%,工业管网减少 10%— 20%,交通运输线缩短 20%— 40%。 工业园区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 没有高质量的工业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市化。 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不仅可以减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提高基础设施投入效益,加快城市人口的集聚,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而且可以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齐全的优势,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进而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并最终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经济发 展极。 而且工业园区建设还可以将大量滞留在农村的剩 项目建议书 10 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去,逐步减少农村人口,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工业园区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工业发展同资源有限,工业为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之间矛盾,实现工业园区化,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水、电、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益,集约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突破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同时,工业园区可以通过集中联片生产、对污水等 “ 三废 ” 进行统一综合治理、降低了治 理成本,促进园区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工业园区更适于目前提倡的循环经济做法。 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积极推进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联动发展的战略,基本形成了省、市、区、县四个层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这种形势下, XX 县 凭借优越的区位和产业优势,迎来了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全面提升城镇建设品位的新机遇。 建设工业园区的优势 XX 县 是云南及贵州两省通往江浙一带等地的交通要道, 交通较为便利。 湘黔铁路 、株六铁路复线,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四通八达的国道省道县道,以及 荔波机场 、扩能改造的黔桂铁路和 红水河 、都柳江航运等,构成了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形成西南 “借船出海 ”的黄金通道,使 XX 具有近海、近边的相对区位优势。 工业园区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设工业区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富余劳动力增多,而近年来 XX 县 国家级工程项目占地较多,农民可耕种土地减少, 今后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来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繁荣,社会和谐。 项目建议书 11 ( 1)、可以更充分的发挥土地利用价值。 农民可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土地征收、流转、入股、利润分享等)参与园区建设,可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农民现有土地年产出值平均不超过 1000 元, 每亩土地年 纯 收入 在 300500 元 左右, 而土地投入园区建设后,农民不用出工出力,即可坐享固定收入,同时可腾出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产业。 ( 2)、可以更多的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园区建成后,园区内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 可以很好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当地村民就近做工创造了便利条件,增加工资性收入。 ( 3)、可以更多的提高村民的收入。 园区建成后,将会需 要大量的相关配套服务,比如出租房屋、餐饮、商贸等,这也为村民提供了新的从业机会,增加收入。 ( 4)、可以更多的整合村庄集体土地,集约利用。 园区的建设,可以吸引村庄现有企业入园,提高管理和经营档次。 同时节约出来的土地,村集体可进行重新规划使用,提高集体收入,增加对农民福利补贴。 ( 5)、可以更多的提高村集体房屋和土地的价值。 园区的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周边环境的品味,打造经济发展的态势,迅速提高村庄整体的土地价值,为村集体进行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 6)、可以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工业园区 的建设迫使农民彻底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从落后的土地耕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有机会、有岗位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从事新行业,特别是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建设不仅会带来镇域和村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为本地区未来发展商贸、旅游、居住和生态园区建设提供广阔的空 项目建议书 12 间,使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将彻底摆脱传统的身份,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 ” 第三章 项目目标 为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积极推进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联动发展的战略,基 本形成了省、市、区、县四个层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这种形势下, XX 县 凭借优越的区位和产业优势,迎来了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全面提升城镇建设品位的新机遇。 为更充分的发挥土地利用价值、更多的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更多的提高村民的收入、更多的整合村庄集体土地,集约利用、更多的提高村集体房屋和土地的价值、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根据国家相关建设标准,以满足 XX 州 XX 县 社会经济自身发展需要、 XX 县 城市规划要求,实事求是、统筹兼顾,考虑现实工作发展需要和地方财力可能,合理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及水平建设本项目。 第四 章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为项目建设用地 500 亩, 12 万平方米生产厂房, 万平方米生产办公及配套用房, 万平方米辅助用房, 万平方米绿化用地, 万平方米道路 , 万平方米原料储藏区。 第五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机制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 工程建设将严格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施工合同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等建设管理制度。 建设过程中将重视和加强对工程组织、资金、投资、进度和质量的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建成。 项目建议书 13 组织管理 实行以工程 项目 经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建立相应的工程组织机构,对工程建设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程实施过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