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下第11单元盐化肥word单元综合检测内容摘要:

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一厂污水中有 K+、 NO3﹣ 、 0H﹣ ,故 C正确; D、根据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可知, H+和 K+不来自同一工厂,故 D错误; 故选 C. 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物质乙 物质丙 A HCl Zn AgCl B H2SO4 Fe2O3 NaCl C Ba( OH) 2 Na2CO3 CaCl2 D H2SO4 Ba( OH) 2 NaCl A. A B. B C. C D. D 解: A、锌能 够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但不能和难溶性的氯化银反应,故错误; B、氧化铁能够溶于稀硫酸,但不能和氯化钠盐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够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水,不能和氯化钠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6.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伴 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解: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能够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气气体,而本身却不是碳酸盐,故 A错误;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故 B错误;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电灯照明过程中也发光、放热,故 C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 变蓝的溶液呈碱性.这个结论不是说使石蕊变蓝就是碱,而是说碱性,故 D正确. 故选: D. 7.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 HCl、 Na2CO K2SO4 B. KNO H2SO NaCl C. KCl、 AgNO HNO3 D. Ba( OH) FeCl( NH4) 2SO4 解: A、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现象明显; B、这三种物质相互间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或沉淀产生,现象不明显;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D、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铵产生硫 酸钡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氯化铁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现象明显; 故选 B.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 CO气体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解: A、 CO显中性不能与 NaOH溶液反应,故错; B、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只说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对; C、用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变化产生了新分子,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故对; D、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酸的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有些盐的溶液也会显酸性,故错. 答案: BC. 9.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 CaCl MgCl2和 Na2SO4,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 ① 加过量的 NaOH溶液 ② 加过量的 BaCl2溶液 ③ 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 ④ 过滤 ⑤ 加适量的盐酸 至溶液呈中性.其中操作 ③ 的作用是( ) A.只除 Ca2+ B.只除 Mg2+ C.除 Ca2+ 和 Mg2+ D.除 Ca2+ 和 Ba2+ 解: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 CaCl MgCl2和 Na2SO4, ① 加过量的 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能除去镁离子; ② 加过量的 BaCl2溶液, BaCl2溶液能与 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能除去硫酸根离子; ③ 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能与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 白色沉淀,能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 ④ 过滤,能除去产生的沉淀; ⑤ 加适量的盐酸,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即可. 故操作 ③ 的作用是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 故选: D. 10.课本上有 8个 “ 基础实验 ” ,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粗盐的初步提纯 ” 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B.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C. “ 溶液的酸碱度 ” 实验中,将 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 “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 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 倒入下水道 解: A、 “ 粗盐的初步提纯 ” 实验中,加热至较多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故 A错误; B、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 B正确; C、 “ 溶液的酸碱度 ” 实验中,将待测液滴在 pH试纸上,不能将将 pH 试纸伸入溶液中,故C错误; D、由于酸碱的溶液会污染水体或腐蚀下水道等,不能将 “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 的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故 D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 6小题) 11.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 的 CaCl2和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操作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操作 X的名称是 过滤 . ( 2)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HCl . ( 3)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 4 个复分解反应. 解: 因为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除掉少量的 CaCl2和 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根据流程图,可知: ( 1)操作 X,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此名 称是过滤. ( 2)滤液 Ⅱ 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则为了除掉氢氧化钠、碳酸钠,需要加入的 Y溶液为稀盐酸,故其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HCl. ( 3)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故共有 4个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 1)过滤.( 2) HCl.( 3) 4. 12.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① 氢氧化钠溶液 ② 硫酸铜溶液 ③ 稀盐酸 ④ 硝酸钾溶液 (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 ,某同学选择了 ① 和 ③ .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紫色石蕊试液 . ( 2)选择 ①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