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下第11单元盐化肥word单元综合检测内容摘要:
及两厂污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一厂污水中有 K+、 NO3﹣ 、 0H﹣ ,故 C正确; D、根据两厂污水中的离子可知, H+和 K+不来自同一工厂,故 D错误; 故选 C. 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物质乙 物质丙 A HCl Zn AgCl B H2SO4 Fe2O3 NaCl C Ba( OH) 2 Na2CO3 CaCl2 D H2SO4 Ba( OH) 2 NaCl A. A B. B C. C D. D 解: A、锌能 够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但不能和难溶性的氯化银反应,故错误; B、氧化铁能够溶于稀硫酸,但不能和氯化钠盐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能够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钡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水,不能和氯化钠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6.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伴 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解: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能够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气气体,而本身却不是碳酸盐,故 A错误;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故 B错误;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电灯照明过程中也发光、放热,故 C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 变蓝的溶液呈碱性.这个结论不是说使石蕊变蓝就是碱,而是说碱性,故 D正确. 故选: D. 7.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 HCl、 Na2CO K2SO4 B. KNO H2SO NaCl C. KCl、 AgNO HNO3 D. Ba( OH) FeCl( NH4) 2SO4 解: A、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现象明显; B、这三种物质相互间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或沉淀产生,现象不明显;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明显; D、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铵产生硫 酸钡沉淀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氯化铁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现象明显; 故选 B.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 CO气体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解: A、 CO显中性不能与 NaOH溶液反应,故错; B、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只说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对; C、用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变化产生了新分子,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故对; D、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酸的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有些盐的溶液也会显酸性,故错. 答案: BC. 9.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 CaCl MgCl2和 Na2SO4,依次通过以下操作将其除去: ① 加过量的 NaOH溶液 ② 加过量的 BaCl2溶液 ③ 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 ④ 过滤 ⑤ 加适量的盐酸 至溶液呈中性.其中操作 ③ 的作用是( ) A.只除 Ca2+ B.只除 Mg2+ C.除 Ca2+ 和 Mg2+ D.除 Ca2+ 和 Ba2+ 解: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杂质 CaCl MgCl2和 Na2SO4, ① 加过量的 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能除去镁离子; ② 加过量的 BaCl2溶液, BaCl2溶液能与 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能除去硫酸根离子; ③ 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能与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 白色沉淀,能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 ④ 过滤,能除去产生的沉淀; ⑤ 加适量的盐酸,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即可. 故操作 ③ 的作用是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 故选: D. 10.课本上有 8个 “ 基础实验 ” ,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粗盐的初步提纯 ” 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B.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C. “ 溶液的酸碱度 ” 实验中,将 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 “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 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 倒入下水道 解: A、 “ 粗盐的初步提纯 ” 实验中,加热至较多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故 A错误; B、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 B正确; C、 “ 溶液的酸碱度 ” 实验中,将待测液滴在 pH试纸上,不能将将 pH 试纸伸入溶液中,故C错误; D、由于酸碱的溶液会污染水体或腐蚀下水道等,不能将 “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 的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故 D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 6小题) 11.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 的 CaCl2和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操作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操作 X的名称是 过滤 . ( 2) 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HCl . ( 3)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 4 个复分解反应. 解: 因为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除掉少量的 CaCl2和 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根据流程图,可知: ( 1)操作 X,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此名 称是过滤. ( 2)滤液 Ⅱ 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则为了除掉氢氧化钠、碳酸钠,需要加入的 Y溶液为稀盐酸,故其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HCl. ( 3)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故共有 4个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 1)过滤.( 2) HCl.( 3) 4. 12.某小组为了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选用了下列部分药品进行实验. ① 氢氧化钠溶液 ② 硫酸铜溶液 ③ 稀盐酸 ④ 硝酸钾溶液 ( 1)为了验证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能发生 ,某同学选择了 ① 和 ③ .你认为除上述四种药品外,还需增加的一种试剂是 紫色石蕊试液 . ( 2)选择 ①②。20xx-20xx学年人教版化学九下第11单元盐化肥word单元综合检测
相关推荐
2、);斤,比对照汕优 46 增产 2003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46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 46 同期播种,秧田亩播种量 10 公斤,秧龄 35 天左右;2、移栽:亩插 穴左右,行株距 2121米,每亩基本苗 7;3、肥水管理:重施基肥,早施追肥。 每亩施农家肥 1000 公斤,移栽时亩施尿素 斤,磷肥 50 公斤作面肥,返青后每亩追施尿素
____。 (4)A 与 E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 类中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 D与 E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再无明显现象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只要 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 8. 玻璃鱼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 ( ) A.水 — 鱼 B.空气 — 水 — 鱼 C.鱼缸 — 水 — 鱼 D.空气 — 鱼缸 — 水 — 鱼 9. 如图所示,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 A.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10.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 错误 的是: (
过诉讼要求父母支付了教育、抚养费, 这个案例说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 ( ) 6.“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涮涮筷子,洗洗碗。 ”这说明孝敬父母: ( ) 天职 ,特写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履行了: ( ) 的义务 、老师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青春期逆 反心理: ( ) ①都是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 ②都是父母不尊重孩子造成的 ③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三、解答题(共 68分) 19. ( 6分)如图 ,在四边形 ABCD中,∠ BAD= ∠ DBC=90O,若 AD=4cm, AB=3cm, BC=12cm, 求 CD的长。 20. ( 6分)如图,一个长为 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 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 8米,梯子的顶端下滑 2米后,底端也水平滑动 2米吗。 试说明理由。 22
数量 B、工业基础 C、科技力量 D、交通运输 (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 A油田是 ______ ,丙图中铁路线 B是 __________, 2020年世界博览会在乙图中的 ________(填图中代号 )城市举办。 (2)甲图所示是我国 “ 环渤海经济区 ” ,该经济区内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______ (3)乙经济区内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