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10月考试题含解析内容摘要:

生物的影响.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 栽种于我市姜堤乐园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而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的东湖樱花早在三月下旬便进入盛开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 ,表明环境因素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才有了不同的季节,在 不同的地方花开的时间不同.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0.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 ) A.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B.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C.左眼观察,右眼闭上 D.右眼观察,左眼闭上 考点 :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一般人习惯右手书写,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绘图及记录. 解答: 解: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左眼用来观察物像,而右 眼用来绘图. 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绘图及记录.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平时养成正确使用观察显微镜的习惯. 11.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 考点 :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 片.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视野中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12.要使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植物细胞最大,应该选择下列显微镜的镜头组合( ) 目镜 物镜 A 15 40 B 10 40 C 10 10 D 15 10 A. A B. B C. C D. D 考点 :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象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象放大倍数越小.若视野中细胞体积最大,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解答: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 A是 600倍、 B是 400倍、 C是 100倍、 D是 150倍.所以选用 A、 A目镜 15 、物镜 40 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看到的植 物细胞最大. 故选: 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细胞体积大小的关系. 13.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 202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我国拥有高等植物 34984种,居世界( )位.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考点 :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 解:我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有高等植物约 34984种,居世界第三位.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4.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物体的这个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细胞 B.系统 C.组织 D.器官 考点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分析: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据此解答. 解答: 解: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 ,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故选: A 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知道构成生物体(病毒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即能解答此题. 15.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 A.林奈 B.达尔文 C.沃森 D.克里克 考点 : 生物学史. 分析: 此题是关于部分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的 选择,思考解答. 解答: 解: A、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 之一.不符合题意. C、 D、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 x射线衍射. 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 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 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 DNA的精确模型.符合题意. 故选: CD 点评: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16.成熟的西瓜是外绿里红,红色是来自细胞的哪部分结构。 (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叶绿体 D.液泡 考点 : 细胞中的物质.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 解答: 解: A、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B、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C、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和各种色素等.成熟西瓜的红色主要来自于液泡. 故选 D 点评: 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7.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中,不包括下列的哪个步骤( ) A.对光 B.观察 C.制作临时装片 D.收放 考点 :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一般操作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 解答: 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①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