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中质检试卷内容摘要:
该除了光照不同,其它条件(鼠妇的大小、数量及生活状况、实验环境等)要都一样,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故此选项正确. B、实验中只用一只鼠妇,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太大,结果没有说服力,故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 11.下面可以看做 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块农田 B.一片小麦 C.一群大雁 D.一堆蘑菇 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 解: A、一块农田,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 B、一片小麦,只是部分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C、一群大雁, 只是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D、一堆蘑菇,只有部分分解者,没有生产者、消费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一块农田. 故选: A.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12.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 解: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对消费者的理解 . 13.以下关于食物链 “ 野草 → 食草昆虫 → 鸡 → 人 ”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是生产者 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 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 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 → 植食性动物 → 肉食性动物 „ 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第一环节,食物链第二环节的消费者以生产者植物为食,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是肉食性动物. 解答: 解: A、该食物链中野草是生产者,人是消费者, A错误; B、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 B正确; C、人的能量最终来生产者野草, C错误;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 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 D错误.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生产者 → 消费者,起始点是生产者.从食性上分析,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的第二环节. 14.图为光学显微镜的 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 数越高,镜头越短.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乙和长物镜丙. 故选: D. 点评: 本题利用模式图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应仔细阅读题意,逐一击破.如先判断物镜和目镜,再根据题意选用组合. 15.下列关于生物和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B.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C.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 (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 ( 2)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 解: A、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这句话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因此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A正确; B、 “ 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如干旱导致蚯蚓死亡,蚯蚓改良土壤, B正确; C、 “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 ,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 统, 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因此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 D正确.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6.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 (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 解:分解者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因此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故选: 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17.有 “ 地球之肾 ” 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 的特点,据此解答. 解答: 解: 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A不符合题意; B、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 “ 生命的摇篮 ” 、 “ 地球之肾 ” 和 “ 鸟类的乐园 ” . B符合题意;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C不符合题意; D、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影响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 D不符合题意. 故 选: 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其它生态系统的知识也要了解. 18.以下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 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解答: 解: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所以选项中四种生态系统,只有农田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少,故自我调节能力弱. 故选: B. 点评: A、 C、 D选项中的生态系统都属于自然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20xx-20xx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中质检试卷
相关推荐
生物的影响.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 栽种于我市姜堤乐园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
1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使水沸腾, 水蒸气将木塞冲开,这是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水蒸 气 内能 ,温度 ,在这个 过程中, 能转 化为。 1物理老师在课堂上用瓶壁较薄的矿泉水瓶(内盛少 量水)做了如下演示:首先旋紧瓶盖,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压缩瓶内空气,然后迅速旋开瓶盖,可看到瓶盖飞出数米远,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
积的中间也一定有 0。 ( ) 8- 8 0= 0( ) 500 乘 8的积的末尾有 2 个 0。 ( ) 三、选择题。 ( 8 分) 6□ 4≈ 280,□里最大是( )。 7 个百和 9 个 1 是( )。 三位数乘 9,积可能是( )。 ( )是 7的 28倍。 52 0 3= ( ) 94 5 与 ( )的得数相等。 A、 94 4+94 B、 95 4 C、 90 5 估算 398
分 ?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 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 哎 !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 ?”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 光笼罩小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 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 “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
2、产 不显著);2002 年续试,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极显著)。 2002 年生产试验 斤,比对照汕优 63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 1015 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亩栽 穴,基本苗 1012 万株为宜;3、施肥:一般亩施纯氮 810 公斤,磷肥 2530 公斤,钾肥 1520 公斤。 4、防治病虫
,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气温年较差较小 ,冬 季温和湿润 地最有可能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18.我们家乡德州市的气候特征(如图)与我们的感受相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暖多雨 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 19.下列各组省级行政中心,冬季温差最大的一组是( ) A.重庆 武汉 B.济南 石家庄 C.海口 哈尔滨 D.南京 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