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章美又育出竹稻新品系内容摘要:

1、造收割后留下的稻茬发芽再长出水稻,晚造仍然能获得不错的收成这一由蕉岭县农艺师钟章美在试验田里培育出的又一竹稻新品系再生竹稻“963”,今年晚造收割后测得再生季亩产 斤。 在蕉岭县霭岭村钟章美的半亩再生竹稻试验田里,记者看到金黄的谷穗又长又沉,煞是惹人喜爱,不过种植密度显得不如普通稻田。 钟章美指着水稻根部的旧稻茬告诉记者,这些水稻都是收割后再生出来的。 为了与周围其他水稻错开花期,避免发生杂交现象,同时也为了试验这种水稻对不利气候的适应能力,再生竹稻“963”播种时间被推迟了近 20 天,所以直到 11 月 16 日,这片水稻才最后收割。 当周围田里的水稻都收割完后,这半亩稻田就成了鸡鸭、鸟雀、昆虫和 2、老鼠最后的大餐。 即便如此,晒干后稻谷有 斤,折亩产 半亩再生竹稻“963”是今年早造播下的,头季生育期 130 天,亩产干谷达561 公斤,再生季生产期 102 天。 由于人手有限,也为了试验它的适应能力,只进行了粗放管理,除了施肥外,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在这样的条件下两季亩产共 斤。 钟章美告诉记者,再生竹稻“963”是与早丰 4 号水稻杂交矮化培育出来的,今年试种的已是第 5 代,它的再生能力非常强,甚至被老鼠咬断掉在田里的稻秆都能发芽再生。 在一块山坑田里,另一品系的再生竹稻已连续生长了 2 年。 从今年晚造生长的穗数和每穗的谷粒数来看,仍相当理想。 据了解,再生稻省工省成本,是不少育种科技工作者希望攻克的目标,目前推广的再生稻产量大多尚不够理想。 种植再生稻可以省却购买种子、办田、插秧等大量成本,还能让农民在炎炎夏日省去抢种的环节,减少大量的繁重体力劳动。 对一些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而劳动力不足而丢荒的水田,种植再生稻显得尤为有意义。 钟章美说,再生竹稻虽然初步试种表现喜人,但离推广种植仍有大量的研究和试验需要做,而资金和人力不足使这些试验进展缓慢,他希望再生竹稻的科学研究能获得支持。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