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双孢菇如何堆制培养料内容摘要:

1、年来,双孢菇(通常所称的蘑菇)价好畅销。 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进步,稻田大中棚栽培双孢菇的技术已经成熟,具有产量高而稳定等特点,开始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在双孢菇大中棚栽培中,堆制培养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 根据新邵县栽培双孢菇的经验,双孢菇堆制培养料要掌握以下环节。 备料牛、猪、马、鸡、鸭等粪肥,以及稻草等作物秸秆,都可用来栽培蘑菇。 粪肥收集后,做成粪堆或挖坑贮藏,在堆料前快速晒干,尽量减少养分损失。 草料可用稻草、麦草、棉籽壳、废棉渣、甘蔗和茅草等,收集后晒干贮藏,以防雨淋霉变。 配方根据不同地方的原料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以下任一配方。 干稻草 4000 千克,干牛粪 500 千克,草木灰 100 千克,过 2、磷酸钙 50 千克,茶饼 100 千克,尿素100 千克,石灰 25 千克,石膏粉 100 千克;干稻草 1750 千克,干牛粪 1750 千克,猪粪尿 1000 千克,草木灰 50 千克,菜籽饼 150 千克,尿素 10 千克,石灰25 千克,石膏粉 100 千克,过磷酸钙 50 千克;稻草 1500 千克,湿垫栏猪粪4000 千克,菜饼 250 千克,豆饼 120 千克,尿素 20 千克,硫酸铵 10 千克,石膏 100 千克,过磷酸钙 50 千克,石灰 30 千克;干稻草、麦草 2000 千克,干牛粪 1000 千克,人粪尿 1500 千克,茶饼 250 千克,尿素 10 千克,石膏 6 3、0 千克,过磷酸钙 30 千克,石灰 50 千克。 堆料堆料一般在播种前期 20 天开始。 若麦草和稻草混用,则麦草与粪先堆,第一次翻堆时再加进稻草。 若全部用稻草堆料,为防止粪使草烂,粪肥需先进行预堆,将晒干的猪牛粪先用水调湿,手捏能滴 23 滴水为度,捏得拢,散得开。 堆成一个宽度为 70 厘米左右的长堆,堆上用草帘覆盖,预堆 5 天左右。 如果是垫圈猪牛栏粪,则。 在堆料前几天晒太阳、抖松,预堆 1015 天,其中翻堆两次。 堆料时先在地面铺土层 2 米宽、17 厘米厚的稻草(前一天已预湿),草料上均匀撒 1 层约 3 厘米的粪肥。 这样铺土层草料,撒土层粪肥,堆成龟背形,堆的四周要垂直,堆高。 堆料时 4、应掌握:浇水时下层不浇,中层少浇,上层多浇,堆后堆基周围有少量水渗出即可。 堆上覆盖一层草被,有利于保温保湿。 翻堆翻堆的目的是调节水分,散发臭气,增加新鲜空气,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常规发酵的培养料从粪草堆制到进棚播种一般为 20 天左右。 后发酵的,则前发酵期 15 天左右。 翻堆则应掌握原则是:下面的料翻到上面,四周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外面,把粪和草充分抖松拌匀,一般常规发酵要翻堆45 次;要进行后发酵的,则在室外堆料时需翻堆 34 次。 第一次翻堆:堆后 5 天,进行第一次翻堆,这时均匀加入石膏粉和尿素,调节好堆内水分,以手握料指缝间可滴 46 滴水为宜。 第二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后 4 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这次加入过磷酸钙。 第三四次翻堆:一般隔 3 天分别进行第三、第四次翻堆。 翻堆前在堆表面浇石灰水。 堆宽减少到 ,高减少到。 在堆中央插放木棒和竹尾。 第五次翻堆:在第四次翻堆后 3 天进行。 堆料的含水量以手捏料能滴 1 滴水为宜。 若氨臭严重,则可边翻堆、边喷少量甲醛溶液。 最后一次翻堆后 2 天即可进棚。 堆制好的培养料,应是深咖啡色,无氨臭,草有拉力和弹性。 如在室内床架栽培、且有条件的,可将堆制好的原料进入菇房,进行后发酵。 量提高 30%左右。 如室外畦地栽培或不进行后发酵的室内床架栽培,则可将上述堆制好的培养料直接铺床播种。 后发酵发酵最后一次翻堆后,待堆温回升 70以上时,迅速将培养料搬到菇床上,盖上塑料薄膜,使料温降到 600C 左右,维持 68 个小时;降温到5055,维持 35 天。 后发酵期间,每天要进行适度通风换气,控制料温于6545之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