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的种植技术内容摘要:

1、嫩可口,味清香,营养丰富。 药用于降血压、降血脂、减肥、防治糖尿病,并有抗癌和抗炎症的作用。 市场前景非常好广阔。 以下为您介绍一下竹荪免棚生料开放式栽培新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是我国名贵山珍。 90 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县首创野外阴棚畦床栽培竹荪成功之后,实现了春季接种,当年夏季收成,生产周期缩短 2/3,单产提高 10 倍。 近年来在栽培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采取“免棚生料开放式栽培法”不仅稳产高产、省工省料、降低成本,而且拓宽栽培领域,解决了“菇粮争地”的矛盾。 一、原料处理栽培竹荪的原料来源广泛,各种竹、木、枝桠、碎屑,农作物秸籽,谷壳,山上苇芦等野草,均可利用。 生料栽培的原料不需蒸煮杀菌,只要把竹、 2、木原料切碎,晒干,置于水池中浸泡,并加入 石灰,浸泡时间 24时后,捞起沥于含水量 60%就可用于生产。 采用蔗渣、棉籽壳、玉米芯、野草、黄豆秆、谷壳、花生秆、油莱秆等秸杆类栽培,可按上述比例的石灰水泼进料中,闷 10 一 24 小时后即可使用。 二、菌种选择竹荪菌种有棘托长裙竹荪、红托短裙竹荪等。 适于生料栽培的应选用棘托长裙竹荪,其抗逆力强,菌丝分泌的胞外酶,可以分解吸收生料的养分。 出菇快,接种后 2 个月可采收,每米 2 可产出竹荪干品 250,高产的达 500 克,比红托短裙竹荪单产提高 3 倍。 菌株以 号最理想。 三、免棚开放式栽培技术棘托长裙竹荪,属于高温型,其子实体生产发育期为每年夏季 3、6间。 此时正值各种农诈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瓜类等茎叶茂盛期;夏季果园、林场的林果树木郁蔽,遮阴条件良好而且上述农作物及林果树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气,对竹荪子实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这些天然的环境为免棚栽培竹荪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生物链。 下面介绍几种开放式栽培管理技术。 l、竹荪畦旁套种农作物(1)栽培季节。 一般分春、秋两季。 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 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 2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 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 南方诸省竹荪套种作物,通常为春播,惊蛰开始堆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2)场地整理。 菇床先开好排水沟, 4、床宽 1 米,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 10一 15 米为好。 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 20 一 30 厘米,床面龟背形,距离畦沟 25米,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 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 每米 2培养料 10 公斤,菌种 5 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 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 3 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 18%为宜。 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 (5)套种作物。 在竹荪床旁边套种黄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和黄瓜等高秆或蔓藤作物。 当竹荪播种覆土后 15 一 20 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 5、,按间隔 50米套种一棵。 )田间管理。 播种后,正常温度培育 25,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盖膜揭开,用芒箕或茅草等扦插在畦床上遮阳,有利于小菇蕾形成。 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转为菇蕾,并破口抽柄形成子实体。 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 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 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 85%为好。 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 90%。 菇蕾膨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 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 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 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 菌蕾小 6、,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 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 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2、林果间套种竹荪。 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油柰、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林地的树木空间地,均可套种竹荪,提高土地利用率。 具体技术:(1)园地整畦;选择平地或缓地坡的果林,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近水源的果园。 在播种前 7清理场地杂物及野草,最好要翻土晒白。 果树头可喷波尔多液防病害虫。 一般果树每间距 3 米 ,其中间空地作为竹荪畦床。 可顺果树开沟作畦,人行道间距 30 厘米,畦宽 60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 40米作业道。 (2)堆料播种;播种前把培养料预湿好, 7、含水量 60%左右。 选择晴天将畦面土层扒开 3 厘米,向畦两侧推,留作覆土用然后培养料堆在畦床上,竹荪菌种点播料上,再铺料一层,最后覆土。 如果树枝叶不密,可在覆土上面铺盖一层稻草和茅草,避免阳光直射。 播种后盖好薄膜,防止雨淋。 畦沟和场地四周,撒石灰或其它农药杀虫。 (3)发菌管理:播种后 15,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 30 分钟左右,后期增加通风次数,培养料保持含水量 60%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 30 厘米。 菌丝生长温度适应 23(4)出菇管理;播种后 25菌丝长满培养料,再经 10菌丝体形成菌索爬上覆土,在正常温度 20以上培育 10即可长出菇蕾,此时保持湿度80%再经过 8、培育 20 一 28 天,菌蕾发育成熟,破蕾、抽柄、撒裙时,即可采收。 3、竹头无料仿生栽培竹荪选择砍伐 2 年以上的毛竹,在竹头旁边上坡方向,挖一个穴位,大小 5 一 6 厘米,深 20米,穴位填腐竹叶厚 5 厘米。 播一层竹荪菌种后,填一层腐竹叶 10 厘米厚,再播种一层菌种,照此填播 2,最后用腐竹叶和挖出来的土壤覆盖 2米厚,轻轻踩实。 若土壤干燥,要浇水增湿,覆盖杂草、枝叶遮阳挡风,保湿保温。 菌种下播时,注意下层少播,上层多播,使菌丝恢复后更好的走向死竹鞭。 也可以采取在竹林里从高向低,每隔 25米挖一条小沟,深 7 一 10 厘米,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然后盖土。 每 667 米 2毛竹有旧竹头 180,挖蔸花工费钱,留作又难腐烂,就地利用栽培竹荪,可以进行竹头分解,两全其美。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