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内容摘要:
转动机械拉合闸及事故按钮试验。 锅炉各项程控联锁保护试验: 送、引、一次、密封风机联锁保护试验 制粉系统热工联锁与保护试验 锅炉 MFT试验 机炉电大联锁试验 联系化学准备充足的除盐水。 联系燃运向煤仓上煤。 联系启动工业水系统和厂用压缩空气系统。 联 系燃油泵房按规程要求投入燃油系统运行,并进行炉前油循环,调整炉前油母管压为约 ,投入燃油压力自动控制,对油枪进行检查。 联系启动锅炉点火、升压,向辅汽联箱供汽; 联系汽机做好机组启动前的准备,投入除氧器加热,将水温加热到80℃,启动电动给水泵。 联系化学 视水质情况 投入 凝结水 精处理装置; 第 15 页 共 69 页 投 电 除尘器 振打和加热 装置。 投入炉底水封。 锅炉辅机油系统投入运行。 锅炉上水及冷态水清洗 新机组首次启动时锅炉清洗时间和清洗水量见下表(估计值)。 表 3 锅炉水清洗用水量 排到排污箱 排到凝汽器 冷态清洗 约 , 4600t 约 25h, 13500t 热态清洗 0h, 0t 约 49h, 26200t 关闭主给水电动门,关闭 361 阀出口电动闸阀,关闭 361 阀出口至凝汽器电动闸阀,关闭所有锅炉疏放水阀,开启所有锅炉排气阀,开启 361 阀出口至排污箱管路电动闸阀,开启给水旁路调整门前后电动门,通过给水旁路调整门向锅炉上水;上水时间一般为:夏季不小于 1 小时,冬季不小于 2 小时;上水至贮水箱水位达到 12 米时,关闭锅炉水侧所有的排气阀。 锅炉冷态开式清洗:贮水箱水位达到 12 米后,开启 361 阀出口至排污箱电动闸阀, 开始开式清洗,清洗水排到排污箱,直至贮水箱下部出口水质优于下列指标值后,冷态开式清洗结束。 水质指标: Fe 500 ppb 或混浊度 ≦ 3 ppm 油脂 ≦ 1 ppm pH 值 ≦ 循环清洗:开启 361 阀出口至凝汽器电动闸阀,同时关闭 361 阀出口至排污箱电动闸阀,维持 25%BMCR(约 450t/h)清洗流量进行循环清洗,直至省煤器入口水质优于下列指标,冷态循环清洗结束: 水的电导率< 1μ S/cm Fe 100 ppb pH值 ~ 锅炉点火及热态清洗 启动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开启有关烟气、空气侧风门挡板。 启动一台火检冷却风机,投入联锁。 启动引风机,送风机,调节挡板开度,维持炉膛压力在 50~ 100Pa 之 第 16 页 共 69 页 间,调整送风机风量在 30%~ 40% BMCR 范围内。 投入炉膛温度探针和炉膛火焰电视。 锅炉吹扫完成后点火,投入油枪,开启环形集箱疏水阀; 投入给水旁路调整门自动,维持给水流量 445t/h( 21% BMCR), 热态清洗时清洗水全部排至凝汽器,通过 361 阀控制贮水箱水位。 锅炉点火后控制升温率 2℃ /分,升温至 170℃(顶棚出口 )时应进行水质检查,检测水质时停止锅炉升温升压。 锅炉升温升压 当压力升到 ~ 时,关闭炉顶各放空气阀,打开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疏水门。 当压力升到 ~ 时:通知热工冲洗仪表管路;通知安装人员热紧螺栓一次。 当压力升到 时,关闭过热器、再热器所有疏水门 , 联系汽机投入高低旁路自动。 微油点火装置、启动 C 制粉系统 启动一台一次风机,打开 C制粉系统风道,必要的话启动风道小油枪加热一次风,进行 C磨煤机暖磨; 投入 C层燃烧器微油点火装置,当热一次风温达到 160℃以上时 ,启动 C套制粉系统,给煤机启动后,应密切注意炉膛压力变化和煤粉进入炉膛后燃烧情况,根据煤粉燃烧情况,进行适当的燃烧配风调整; 注:考虑到首次启动锅炉水冲洗、汽机冲转时间较长,锅炉热负荷极低,为保证锅炉安全、防止空预器及尾部烟道着火,此阶段适当推迟微油点火和制粉系统投运,以后的启动过程微油点火和制粉系统投运时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点火升压过程中,应加强空预器的吹灰,防止尾部再燃烧。 投入旁路系统,使蒸汽参数达到汽机冲转参数,升温升压速度按锅炉冷态启动曲线进行; 按汽机冲转参数要求,在汽水品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控制升温率为 2℃ /分 ,逐步增加燃料量;当压力达到 时,通知汽机开高低旁路,高旁初始开度 10%,随压力升高逐步开大旁路,当压力达到 左右时将旁路开大至 60%左右,投入过热器减温水,同时增加燃料量 直至达到主汽压力为 ,主蒸汽温度约 420℃,再热蒸汽温度达 400℃, 满足冲转要求,维持燃烧稳定; 第 17 页 共 69 页 当主蒸汽温度、压力达到冲转参数时,联系汽机进行冲转; 汽机定速 3000 转 /分以后,配合汽机、电气进行试验工作。 根据《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要求,在本阶段作好锅炉点火升压、技术 指标控制的记录,并按优良标准的要求进行各项工作。 锅炉第二阶段调试 接第一阶段步骤,汽机维持 3000 r/min。 所有试验工作结束后,机组并网。 按汽机需要进行升负荷、暖机工作,增加燃料量,汽温、汽压按启动曲线提升。 在负荷上升到 15%~ 20% ECR 负荷时,全部关闭高低压旁路阀; 投入前墙下层油枪,启动 E磨煤机,投入前墙下层火嘴。 增加 E 磨煤机出力,负荷加至 25% ECR,视燃烧情况退出部分油枪,暖机 3小时; 停磨煤机,降负荷,解列,汽机做超速试验; 再次点火、冲转、并网,过程同上; 机组负荷加至 25% ECR,升负荷过程中贮水箱水位逐渐下降,贮水箱水位调节阀( 361 阀)逐渐关小,当蒸发量大于 445t/h 时湿态完全转换成干态,锅炉进入直流运行, 361 阀全关,开启 361 阀暖管管路,此时给水转为根据中间点温度或煤水比调节,直流状态下控制中间点温度高于饱和温度 10~ 15℃; 联系汽机启动一台汽动给水泵,并入汽泵 ; 30%ECR 负荷以上时滑压运行开始,并入另一台一次风机 ;负荷 35%ECR 左右 时 给水切到主路, 投入第三台( F)磨煤机,机组负荷加至 40% ECR;进行燃烧初调整,逐步退出部分 大 油枪,试投减温水自动、一次风 压自动、磨煤机料位和出口温度自动; 在锅炉负荷达到 40% ECR 负荷时,联系汽机并入另一台汽动给水泵,投入第四台( B)、五台( D)磨煤机,负荷加至 85% ECR,试投送风量自动、氧量自动、给水自动、燃烧自动、机炉协调,进行燃烧调整;主蒸汽压力维持 24MPa,进行过热器安全阀、再热器安全阀整定,锅炉吹灰器调试; 第六台( A)磨煤机投入,锅炉负荷达到 100% ECR 负荷,试煤质及制粉系统运行状况可考虑停运一套制粉系统, 5台磨煤机带 100% ECR 负荷运行。 锅炉进行燃烧及制粉系统调整,保持锅炉燃烧稳定,锅炉断油运行,热 工 第 18 页 共 69 页 投入全部自动。 配合机组进行 RB 试验、 50%甩负荷等试验; 机组再启动,升负荷至 660MW( 100%ECR),进行 100%甩负荷试验,停机、消缺; 根据《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要求,在本阶段作好锅炉各系统带负荷调试和燃烧调整的记录,并按优良标准的要求进行各项工作。 第三阶段试运(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 ) 按第二阶段启动程序进行机组启动,升负荷至 660MW; 在机组达到额定负荷下,机组主辅设备无大的故障且汽、水品质合格,则经启动委员会决定,可开始进行 168 小时机组满负荷试运行。 如因某种 原因不能带满负荷,应由启动委员会确定机组最大负荷; 在机组满负荷试运期间,所有辅助设备均应投入运行并工作正常,锅炉蒸汽参数均应达到设计要求。 在试运期间,应详细作好运行数据、设备缺陷及其处理情况的记录。 机组满负荷试运行达到规定期限后,经过启动委员会验收认可后移交生产单位,可结束机组满负荷 168小时试运行 锅炉热态启动 锅炉热态启动前必须确认停炉期间的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有关设备和系统已恢复到启动前的状态。 锅炉热态启动过程与冷态启动基本相同,但升温升压过程中锅炉疏水门的控制按如下要求: 锅炉点火前 疏水门均应关闭。 锅炉点火后,联系汽机开启主汽门前疏水进行暖管,并用高、低压旁路配合控制升压、升温速度。 锅炉点火后,开启环形联箱疏水, 8分钟后关小,待汽机旁路投入后关闭。 锅炉热态启动的升温升压、升负荷曲线见制造厂有关规定。 锅炉停炉及其保养 锅炉停炉 试运期间,如机、炉、电等设备发现缺陷或故障,急需停炉时,可采用紧急停炉方法,以简化操作和确保设备安全。 其它情况可采用正常停炉方式,程序如下: 第 19 页 共 69 页 锅炉停炉前,应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各受热面进行一次全面吹灰。 按规定降负荷率降低锅炉负荷 ,当负荷降低到 85% ECR 负荷时,切停第一台磨煤机; 当锅炉负荷降低到 70% ECR 负荷时,切停第二台磨煤机,退出燃烧自动和机炉协调; 45%~ 50% ECR 负荷维持 10 分钟后,后墙中间层油枪逐步投入运行,通知电除尘退出部分电场,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 当后墙中间层各只启动油枪投入数量和燃烧率稳定后,切停第三台磨煤机,前墙中间层启动油枪逐步投入运行,此时可逐步降低锅炉负荷,当锅炉负荷从50% ECR 开始降低时,切停第四台磨煤机,同时切除磨煤机给煤自动,退出电除尘全部电场 ; 切停第 四 台磨煤机,当锅炉负荷降低到 35%~ 40% ECR 负荷时维持负荷运行,此时给水切手动,启动电动给水泵,退出一台汽泵; 关闭 361 阀暖管管路,开启 361 阀至凝汽器电动门, 361 阀投自动; 当锅炉负荷降低到 25~ 30% ECR 并维持运行 10 分钟后,停最后一台磨煤机,退出另一台汽泵; 当燃烧器前墙中层启动油枪及后墙中间层启动油枪全部投运且稳定带负荷运行后,可开始锅炉降负荷直至停炉。 停炉后,保持 30% BMCR 通风量, 5~ 10 分钟后按程序停止送风机、引风机运行;当空预器入口烟温下降至 150℃时,可停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 , 当炉膛温度低于 80℃时,停止火检 冷却风机运行。 根据情况决定停炉后采取热备用或放水,并采取锅炉防腐措施。 停炉保护 调试期间锅炉停炉后,一般情况下采用热炉放水、余热烘干保护法,当锅炉压力降至 时,进行放水,利用余热将炉管烘干。 8 质量控制点 ,才可进行锅炉冷态通风试验; ,才可点火吹管; 第 20 页 共 69 页 ; 带负荷过程中进行蒸汽严密性试验和过热器安全阀 、 再热器安全阀 整定工作,并办理签证手 续; ,才能最终确认机组进入 168 小时试运: 机组带满负荷; 锅炉断油; 制粉系统各故障消除,能安全稳定运行; 投入高加运行; 投 电 除尘器; 热工各种自动、保护能正常稳定投入,自动投入率符合要求; 汽水品质合格; 在整个锅炉调试过程中发现的主要设备问题,都得到了处理。 9 职业健康及环境因素控制 表 4环境因素及预控措施表 序号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排放 去向 预控措施 1 废电池 重金属对土地污染 土地 回收废旧电池 2 用水,纸张 资源消耗 / 节约用水和纸张 3 用电 能源消 耗 / 节约用电 4 粉尘 锅炉制粉系统漏粉 污染环境 土地 1)事先做好制粉系统严密性试验; 2)及时指导消除煤粉泄漏缺陷; 3) 调试前制定好相关技术措施。 5 燃油 能源消耗 / 制订节油措施、燃烧调整 10 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和控制措施 防止燃油系统发生火灾; 燃油系统配备专门巡检人员,加强监视; 消防系统投运; 处理缺陷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包括滤网清洗等维护工作)。 防止制粉系统着火、爆炸; 选择试运用煤时,挥发份不宜太高; 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不大于 110℃ ; 磨煤机停运前尽量将存煤吹扫干净 ; 第 21 页 共 69 页 制粉系统消防系统投运; 加强就地巡检。 防止空预器和尾部烟道着火: 锅炉点火初期,应严密监视油枪雾化情况和燃烧情况 ; 在锅炉启动初期,应对空气预热器进行连续吹灰 ; 在减负荷至停炉期间,空气预热器必须加强吹扫。 防止蒸汽带水: 汽机启动后,要防止汽温度急剧波动; 投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时应保证减温器 后温度大于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20~ 40℃。 防止灭火、放炮: 密切监视炉膛负压变化和炉内燃烧情况,尤其在停油枪及启停制粉系统、系 统负荷增减和煤种变化时,更要加强监视和调整; 当机组负荷低于 45% BMCR或燃烧不稳时,应 及时 投油助燃; 燃油系统应处于随时备用状态; 当锅炉灭火 时。机组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相关推荐
不少于 12学时。 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包括下列内容: (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 3)重 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 4)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 产管理经验; (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
遵守保密法规,严格 遵守各项保密制度。 做好涉密文件的管理工作是机要秘书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机要文件的传阅、办理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所以,机要秘书务必保守机密,做到不该透露的绝不透露,不该说的绝对不说。 同时,还必须注意时效性。 我们收到文件后,首先要注意传递文件的时间,避免发生文件传递不及时的错误。 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指挥部领导之间的分工,了解各部门及其分管领导的工作规律和时间安排
号(原名连 8671)(水稻) 选育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1997 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 990021。 品种来源:台湾稻。 特征特性:中粳中熟常规稻品种,株高 105 厘米,幼苗直立,较粗壮,叶片较窄,叶色淡绿,株型紧凑,挺直,剑叶短小上举,与穗平,主茎 56 节,主签总叶片 1516 张。
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等三支队伍,积极实施专任教师业务培训工 程、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工程和名师带动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 1)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计划的安排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至少每两年到企业顶岗锻炼一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技能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考试取得技能证书。 (
光学计 LG— 1 4 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02165730171 16 机械式比较仪 GB1— 150 4 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 17 电感比较仪 DB— 4 4 哈尔滨量具刃量厂 1 6 0 0 1 2 0 0白板门 门空调空调洗手处 洗手处500500900012020 9 18 公法线千分尺 25— 50 20 哈尔滨量具刃量厂 19 工字型平尺 10005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