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云光14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内容摘要:

2、 号在我州经过 7 年的试验示范,逐年进行观察总结,认为云光14 号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感纹枯病和稻曲病。 质云光 14 号米质优,米饭松软,富有强性,并且冷不回生,适口性好。 经理化分析,糙米率 83%,精米率 69%,米质长宽比为 粗蛋白 米粒透明,腹白极少,达到国家 12 级优质米标准。 2 产量表现云光 14 号在我州 1998 年试验种植,折合亩产 对照(汕优 63)增产 2001 年中间试验,折合亩产 对照增产 2004 年同田示范,比对照增产 在全州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中,一般比对照增产 3%6%。 3 高产栽培措施云光 14 号适应在汕优 63 种植稻区种植,其高产栽培措施如下:期播种 3、,培育壮秧在我州最适宜的播种期是 4 月上旬。 播期试验表明:以 4 月 3 日播种的产量最高,4 月 13 日播种的产量次之,4 月 23 日播种的产量最差;大面积生产抽样调查,以 4 月上旬播种的产量较高。 在确定播种期以后,选好最适宜作秧田的高肥力田块播种,播种方式采用旱育秧、湿润育秧均可。 旱育秧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 100g 以内,湿润育秧每平方米控制在 30g 以内(20),秧龄掌握在 3035 天。 加强秧田管理,酌施断奶肥,施好送嫁肥,培育带蘖壮秧。 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是充分利用空间调节群体结构获得高产的主要措施。 根据 2002 年的密度试验,每亩栽 丛的产量最高。 在 4、大田生产实践中,确保每亩落苗 8 万以上,以争取达到 22 万以上的有效穗,穗实粒数 130 粒以上,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学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本田施肥:每亩用碳酸氢铵 40磷酸钙50酸钾 10合优质农家肥 1200底肥。 栽后 7 天用尿素 15追肥;以后的追肥包括穗肥,要看植株的长势情况,确定是否施用或施用的数量:长势正常,不产生缺肥现象的,不施用。 在水分管理上,实行浅水栽秧,深水活棵,薄水分蘖,苗够晒田,后期干湿交替的原则进行。 这样有利于控制纹枯病的发生,有利于保根促粒重。 虫害防治采用旱育秧方式育苗的,必须注意防治立枯病,要严格按旱育秧操作规程进行。 本田前期注意防治稻飞虱等虫害,同时注意观察病害的发生;后期注意防治纹枯病,才能确保丰产丰收,夺得高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