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填料箱盖的夹具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接的端面 . 工序 Ⅵ 粗、精、细镗ф 60H8( ) 孔。 工序 Ⅶ 铣ф 60 孔底面 工序 Ⅷ 磨ф 60 孔底面。 工序 Ⅸ 镗ф 60 孔底面沟槽。 工序 Ⅹ 研磨ф 60 孔底面。 工序 Ⅺ 去毛刺,终检。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Ⅰ 车削左右两端面。 工序 Ⅱ 粗车ф 65,ф 85,ф 75,ф 155 外圆及倒角。 工序 Ⅲ 钻ф 30 孔、扩ф 32 孔,锪ф 43孔。 工序 Ⅳ 精车ф 65 外圆及与ф 80 相接的端面 . 工序 Ⅴ 粗、精、细镗 ф 60H8( ) 孔。 工序 Ⅵ 铣ф 60 孔底面 工序 Ⅶ 磨ф 60 孔底面。 工序 Ⅷ 镗ф 60 孔底面沟槽。 工序 Ⅸ 研磨ф 60 孔底面。 5工序 Ⅹ 钻 6ф 孔 ,2M106H,4M106H深 20孔深 24的孔及攻螺纹 工序 Ⅺ 去毛刺,终检。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采用铣削方式加工端面,且是先加工 12 孔后精加工外圆面和ф 60H8( ) 孔。 ;方案二是使用车削方式加工两端面, 12孔的加工放在最后。 两相比较起来可以看出,由于零件的端面尺寸不大,应车削端面,在中批生产中,综合考虑,我们选择工艺路线二。 但是仔细考虑,在线路二中,工序 Ⅳ 精车ф 65外圆及与ф 80 相接的端面。 然后工序 Ⅹ 钻 6ф 孔 ,2M106H,4M106H 深 20 孔深 24 的孔及攻螺纹。 这样由于钻孔属于粗加工,其精度要求不高,且切削力较大,可能会引起已加工表面变形,表面粗糙度的值增大。 因此,最后的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 工序 1:铸件时效处理,硬度 190241HBS 工序 2: 以 φ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 粗车 小端端面,粗车 φ 65 外圆及台阶端面及各 倒角。 工序 3:以粗车后的 φ 6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粗车大端面、粗车 φ 155 外圆面、粗车左端台阶面。 工序 4:以 φ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粗镗孔 φ3 φ 47。 工序 5:以粗车后的 φ 6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粗镗 φ 60内孔、底面。 工序 6: 以粗车后的 φ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粗车 φ 7 φ 100、 φ 80 外圆面及各倒角。 工序 7: 以粗车后的 φ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粗车环槽。 工序 8: 以粗车后的 φ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 位,半精车 φ 65 外圆及台阶面, φ 7 φ 100、φ 80、环槽及各倒角。 工序 9: 以 φ 65mm外圆定位,半精车 φ 15 工序 10: 钻 6φ 小孔。 工序 11: 钻 4M10 螺纹孔及攻丝。 工 序 12: 钻 2M10 螺纹孔及攻丝 工序 13: 以 φ 15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精车、精细车 φ 65mm 外圆。 6工序 14: 以 φ 65mm 外圆及端面定位,精、细镗 φ 60内孔。 工序 15。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填料箱盖的夹具设计说明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