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新品种-中绿一号内容摘要:
中绿一号 “中绿一号”系台湾引进品种。 1984 年西南农业大学参加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主持“国外绿豆生产适应性鉴定试验”,通过三年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均名列首位,8688 年在安岳县及涪陵地区多年多点品比试验中,亩产均在 100公斤以上,比本地绿豆增产 240。 89 年通过四川省品审会审定。 “中绿一号”具有产量高(比当地品种增产 2040)、优质(蛋白质含量23左右)、早熟(生育期春播 90 天,夏播 75 天,秋播 65 天)。 株高5060 公分,幼茎绿色,主茎分枝 25 个,植株紧凑、结荚多在中上部、花色鲜绿、花期较长、不早衰。 成熟集中、不例荚,为大荚大粒型,籽粒明绿,百粒重 7 克左右。 植株生长健壮、抗倒伏,抗白粉病和病毒病、轻感叶斑病、适应性广、是当前较理想的绿豆品种。 9093 年列为“四川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指南”项目,现已覆盖四川绿豆种植面积 60以上。 专利查询。绿豆新品种-中绿一号
相关推荐
会议由 生产 副主任主持。 与会人员汇报工作情况。 汇报内容要求: 作按排的落实执行情况。 、出现的故障及重大工艺调整。 、执行情况。 副主任总结汇报安排工作 ,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布置本周工作。 热动车间 管理制度汇编 TJGHSCGLRD 第 11 页,共 44 页 主任总结安排。 会议要求: 参会人员要准时到会,不得迟到、早退、中途离席,违者按违反劳动纪律规定处理。
手工焊仰对接( 10 号板) E316L17 1 85 27 2 105 28 3 110 28 4 130 28 5 130 28 7 无损探伤 : 试 板焊制完毕进行外观检查, 24 小时后进行 X 射线无损探伤 结果 :达到标准要求 ,详见附录。 8 焊接接头物理试验结果 : a) 焊接接头横向抗拉试验结果 试验编号 抗拉强度( N/mm2) 断裂处 4L1 647 焊缝 4L2 643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ERP 项目工程 —— 业务流程图汇总
1、国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发病重,以开花结英期受害重。 发病初期叶片上现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展后形成边缘红褐色至红棕色、中间浅灰色至浅褐色近圆形病斑。 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很快干枯。 轻者减产 20一 50,严重的高达 90。 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束生,直立,褐色,具 3?8 个隔膜,孢痕明显,大小 20?m)
1、上农民采用推刀收割,地面已无根茬防风固沙,还会将地面熟土铲起。 间作后禾本科作物形成一条条防风带,防止土壤风蚀沙化。 收割后留 1015 厘米高茬,可挂沙护土,防止冬春季的大风将地表熟土刮走。 翌年可轮作倒茬,减轻病虫为害,提高绿豆产量和品质。 取绿豆与谷子、糜子、黍子等禾本科作物按 2:1 或 1:1 形式进行间作种植,绿豆种植幅宽不超过 5 米,也可根据生产实际调整种植比例。
豆象又名豆牛、豆猴、铁嘴,属鞘翅目豆象科,在贮粮仓和田间均能繁殖为害,是绿豆贮藏期的主要害虫。 常将籽粒蛀食一空,丧失发芽能力,甚至不能食用。 一、发生规律一年可发生 46 代,幼虫在豆粒内越冬,次年春天羽化为成虫。 成虫善飞,有假死性、群居性,在贮粮仓内产卵于豆粒上,经 1520 天变为成虫。 绿豆象完成一生活世代需 2445 天,在 2530、相对湿度 80左右,发育最快。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