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及初加工技术规程(二)内容摘要:

1、) 四、进新根大量喷出,扩大吸收范围,同时可以除草灭荒。 大喇叭口前后,结合追肥,适当浅培土,能促进地上节根的产生,促使地上节根下扎,有利于防止倒伏和扩大吸收土壤养分范围。 及时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小弱株和病株,以减少土壤养分消耗,防止病菌传播,增加群体通风透光,有利于增产。 水量增加,应注意及时灌溉。 在玉米 1115片展开叶时,即大喇叭口期(通常在 7 月下旬),每亩追施尿素 15 公斤,或追施玉米配方肥 20 公斤,用施肥耧追施或开沟条施后培土。 五、雄过早,易拔掉叶子影响玉米生长;去雄过晚,雄穗已开花散粉,失去去雄意义。 去雄时,每隔一行去掉一行,也可以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一般以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二分之一 2、为宜。 靠近地头、地边的玉米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 玉米授粉结束后可将雄穗全部剪掉,增加群体光照。 在玉米盛花未期,对尚未受精的雌穗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以破除板结,通气增温促进根系吸收,既防早衰,又利于早熟,提高粒重。 灌浆后可浅锄 12 次。 水分反应极为敏感,若遇干旱将会严重减产,故要浇大水、浇透水,以增加田间湿度,提高花粉生活力,延长花粉寿命,有利受精,增加穗粒数。 从籽粒形成到乳熟末期仍是玉米需水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仅次于抽雄期,因此要注意及时浇水。 在抽雄至开花期间(8 月中旬),要及时追施粒肥,每亩追施尿素 6 公斤,或追施玉米。 配方肥 10 公斤。 六、病虫草害 3、防治夏玉米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地上害虫主要有蚜虫和蓟马,田间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和铁苋菜等。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防治。 用抗病品种:玉米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 中耕除草: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和除草。 每次浇水和降雨后,及时中耕除草。 及时清除玉米秸秆: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并综合利用,如青贮、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反应堆等。 冬前不留秸秆,以减少越冬病虫源,瓢虫、草蛉、蚜茧蜂、蚜小蜂等,要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玉米虫害。 老虎、蛴螬和金针虫:播种前用 50%辛硫磷乳油 斤,拌玉米种 50 公斤。 4、拌种时,先将 斤 50%辛硫磷乳油兑到 4 公斤水中,混合均匀后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蚜虫、蓟马:通常 6 月中旬为蚜虫、蓟马虫害高发期,当虫害发生时,每亩用 40%乐果乳油 100 克兑水稀释后喷雾,全生育期用药 1 次。 七、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时,即为完熟期,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注意一些紧凑型品种有“假熟”现象,苞叶白皮后还需 810 天才能成熟。 因此,在生产上,若不影响正常种小麦,玉米应尽量晚收,是一项有效增产措施。 如果急需腾茬,玉米尚未达到成熟的地块,亦可带穗收刨,收后从簇,促其后熟,可提高干粒重。 晒时,要设置专门的晒场,晒场采用水泥硬化,严禁在沥青道路及有污染的 5、地方晾晒,防止玉米被污染。 玉米晾晒可带苞叶晾晒或扒去苞叶晾晒,经过充分晾晒的玉米水分要达到标准要求(。 用专用的玉米脱粒机脱粒,亦可用手工脱粒。 玉米脱粒后要立即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小粒。 玉米脱粒并经筛选后,立即装入专用的聚乙烯塑编袋内,待采购公司统一组织收购。 地的不同,随机抽样进行检测,选取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定购。 写产品合格证,填写内容包括生产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等,产品合格证装入袋内后称重收购,并包装入库。 级绿色食品标准产品要进行标识,每袋都要标明品牌、产地、生产者、收获日期。 好防潮、防虫、降温工作,新玉米入库时要及时通风,散发湿热。 装箱材质必须对人体无毒无害且耐腐蚀、易清洁消毒,每次装货前及卸货后要及时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扫、消毒,保持车内清洁干燥。 绿色食品玉米不得与非食用物质及易潮易腐败,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