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的种植,管理,采收及笋干的粗加工制作方法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理、采收及笋干的粗加工制作方法麻竹即英德沙坝特产甜竹,又称六月麻竹,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该笋竹是粗生粗长,适应性强,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的常年生作物。 种植麻竹具有投资少、好管理、收获期长、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 其种植、管理、采收及笋干的加工制作方法如下:一、麻竹的种植方法1、选择土地。 麻竹是易生快发的天然作物,适宜的地方范围很广,山坡、平地、房前屋后、坝头地边、路边河边,只要气温适宜,有泥土的地方都可以种植。 但从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一般在 25 度以上坡度的山地种植为好。 2、练山整地。 种麻竹一般是冬天练山,次春种植。 整地有两种方法。 全面开垦山地的方法。 这种方法 2、是将山地烧光或拨光,然后全山翻垦。 这种方法在麻竹种植的当年和次年还可以间种木茨、花生、生姜等其他作物,以便以短养长,提高土地利用率;点种垦地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烧光或拨光山地来不及全面垦山的情况下,可按种植规格的距离,在预定下种的点将直径 1 米大小的地方深翻挖松,一般深翻至 40 公分即可,然后将泥土敲碎(注意不用将泥土挖起来成穴),笋竹种下后,随着其生长发蔸才边除草,边向周边松、翻土。 这种方法可以赶时间、抢季节。 3、种植规格。 种植规格可以根据土地的肥瘦和山地的坡度大小来确定。 一般每亩种植 6070 棵。 好的地方可蔬一点,瘦的地方可密一点。 因为麻竹三年后是收成旺期,从管理除草、提高土地利用率 3、、增加经济收入的角度去考虑,初种麻竹开始可以密一点,待麻竹发蔸大棵后再进行蔬棵,可每间隔一棵蔬掉一棵。 4、种植季节。 麻竹种植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下旬至 4 月上旬, 最佳的种植时间是清明前后的春分至谷雨这一个月时间。 阴雨天气种植的成活率最高。 5、种植的做法。 按种植规格的要求确定距离后,在翻松的地上边打穴边种。 种进不宜太深,也不宜太浅,可根据种苗的大小来打穴。 如果种育成的竹苗,一般在 15 公分深为宜;如果种笋蔸,则以泥土盖过竹种头为宜。 不论种那种种苗,都必须用碎泥压实压稳竹头。 二、麻竹的管理方法1、新种麻竹的管理。 麻竹在新种的当年管理最为重要。 如果能保持泥土湿润、新种的麻竹一般一周后便发新根、麻 4、竹一般都不用淋水,但最主要不要将压实的竹头碰松,新竹种长出的叶子一定不要被牲畜残吃。 2、施肥。 麻竹一般在肥沃的地方是不用施肥的,但为使其生发快,早见效,可视生长情况进行施肥。 有条件的地方以施用土杂肥、垃圾肥最好。 也可施用化肥,当年新种竹一般在 67 月份施肥,每棵施用尿素 2 两。 第二年以上麻竹可在每年的 45 月份施肥,每棵施用尿素 45 两。 施肥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竹根,可在离竹头 50 公分处打一小坑,把化肥放下履土压实即可。 3、除草松土。 新种麻竹一定不要被杂草盖过竹头遮住太阳。 新种一二年的笋竹最好一年除草松土两次,第一次结合施肥在 45 月份;第二次在 1012 月份。 三年以上的麻竹每年至 5、少除草一次,一般在 912 月期间。 为了省工,也可以施用除草剂除草,喷施除草剂要注意不要将药剂喷到笋竹的叶子上。 4、留母竹的方法。 新种麻竹当年一般有 24 条小笋长出,第一年所长的笋除保留一条粗壮的作母竹外,其余的应全部砍掉,以后四年内都不用留母竹,以利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竹的采收方法1、砍笋时,以竹笋长至露出 23 个青筒时采收效益最好。 2、砍笋的位置是地面以上笋头的第一个节上面 2 公分处, 不要损坏笋头。 3、砍笋时应使用专用的薄型笋刀。 砍下的竹笋一节一节剥去笋壳切下嫩笋肉即为鲜笋。 四、笋干的制作方法根据竹笋收获的多少,先制作一个 1高直径稍小于煮笋锅的圆柱形空心木房,将木房放在笋锅上面 6、,锅底垫一个蔬眼的竹筛,以免笋肉贴紧锅底而被煮焦。 将收获的鲜嫩笋肉放进锅内,先放笋筒,后放笋尾(每锅可放鲜笋肉300500 斤),放至木房顶端,加十斤清水,再用尼龙薄膜将木房的顶部封好,用干柴煮熟(一般每锅煮 2时)。 然后将熟笋肉取出凉冷或用冷水冷却后放在竹笪上晒干,晒的时候笋筒,笋尾分别晒,晒了一天后将笋筒用手剥开,压平,笋尾剥开还可以分出笋衣。 晚上收回来后要一层一层叠装在木房、瓦缸或薄膜袋里压实封好,第二天再翻出去晒,一般 45 天即可晒干。 晒至七八成干时要将笋片压平直,那时可不用叠装密封。 晒干后应分别将笋片、笋尾、笋衣用薄膜袋封装好待售。 如果遇上阴雨天,叠装在木房、瓦缸或薄袋的笋只要密封好加石头等压实,一二月都不会坏的,待晴天再拿出来晒。 如果要制作发酵笋干,即把煮熟的笋筒、笋尾直接放到木房、瓦缸、薄袋或打好的发酵池内叠装封好上面用石头等物压实(不用添加任何材料),原封不动地存放 810 天后再取出来,按上述方法晒干即成发酵笋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