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玉米白菜间套新技术内容摘要:
1、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生长。 整地时每亩施优质农家肥 4000 公斤、生物钾肥 3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 2。 选对路品种马铃薯选用高产、优质、早熟的脱毒品种早大白、东农 303 等;玉米选用叶片上冲、优质高产品种辽单 17、华单 208 系列品种;大白菜选用高产、抗病品种鲁白 6 号等。 划线起垄,宽垄有利于马铃薯收获和下茬白菜套种及玉米边行优势的发挥,垄高 15 厘米、垄下底宽 90 厘米、上顶宽 60厘米。 垄上栽 2 行马铃薯,行距 50 厘米,每亩保苗 45005000 株;垄沟底种1 行玉米,株距 1015 厘米,每亩保苗 4500 株,玉米距马铃薯 35 厘米。 芽眼长出 厘米时即可切块 2、播种,一般在 3 月 515 日整地移栽,采用地膜覆盖、双拱棚栽培可提前上市,提高种植效益。 栽种深度为 1520 厘米。 要防止栽种过浅,否则薯块膨大露出地表颜色变绿影响商品销售价格。 春玉米间作种植时间在 5 月 1 日左右,在垄间沟底种植。 下茬玉米行间套种的白菜则于二伏中期(约 8 月上旬)在田间留出育苗地进行育苗,并于 8 月底 9 月初在玉米收获前移栽套种于行间。 5。 田间管理马铃薯在种后 1520 天出苗,出苗时要及时破膜提苗,防止叶片贴膜后烧苗。 薯苗 45 叶及时追肥浇水,结合浇水每亩施复合肥 20 公斤。 在马铃薯现蕾期每亩追尿素 1015 公斤。 土壤应上千下湿,保持湿润,严禁大水漫灌。 在马铃薯初花期视长势喷洒多效唑防止旺长;在果实膨大期喷施马铃薯膨大素 2 次,每次间隔 1015 天,可以有效促进薯块膨大,提高产量。 马铃薯主要害虫金针虫、蛴螬等可用敌百虫灌根,蚜虫用 50%抗蚜威 2000 倍喷雾防治。 青枯病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晚疫病可喷 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进行防治。 玉米主要防治玉米螟。 月中旬收获,用此栽培形式平均亩产在 2500 公斤以上;间作的春玉米在 9 月初收获,平均亩产可达 600 公斤;套种的大白菜在 11 月上中旬收获,一般亩产在 6000 公斤以上。 专利查询。马铃薯玉米白菜间套新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本科毕业论文]基于stc89c51单片机温控系统设计与制作-工学学士
表 211 DS18B20 字节定义 TM R1 R0 1 1 1 1 1 由表 212 可见,分辨率越高,所需要的温度数据转换时间越长。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将分辨率和转换时间权衡考虑。 高速暂存 RAM 的第 8 字节保留未用,表现为全逻辑 1。 第 9 字节读出前面所有 8 字节的 CRC 码,可用来检验数据,从而保证通信数据的正确性。 当 DS18B20 接收到温度转换命令后
本科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
OM): 有两个 16 位的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5)并行输入输出 (I/O)口: 共有 4 组 8 位 I/O 口 (P0、 P P2 或 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6)全双工串行口: 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 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7)中断系统: 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
麦地冬季死苗原因及防止措施
1、麦越冬期间,正值低温干旱季节,常因越冬死苗而造成减产。 越冬死苗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仅自然因素而言,主要是低温冷冻和干旱失墒,或者是旱寒交加,“旱助寒威”而加重死苗。 1、冻害死苗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温度过低,受到超出麦苗所能忍受的最低温度界限,因而把麦苗冻死。 另一种是由于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剧烈,使麦苗细胞里骤然结冰,破坏了细胞的正常结构,或者结冰后骤然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