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培养基的配制内容摘要:

1、粒 100 公斤,发酵后干贮粪草或糠壳 1020 公斤。 碳酸钙或石高粉 12 公斤。 麦粒营养丰富,菌丝生长旺盛,为防止菌丝活力早衰,每 100 公斤麦粒中加放硫酸镁 50 克,磷酸二氢钾 100 克,效果较好。 麦粒颗粒饱满表皮厚,无虫蛀破粒,一般以经过休眠阶段的隔年陈麦浸泡效果好,吸水软化快。 将麦粒浸入 1%2%的石灰水中浸泡,水面要高出麦粒 1015 厘米,并经常搅拌,捞去浮粒浸泡时间随水温高低灵活掌握。 以麦粒内部浸至无白心时为准,一般水温在 26 摄氏度左右时大约需浸 1214 小时。 浸好的麦粒捞出沥水,再倒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吹晾,待麦粒表面水分适度收干后,便可拌入预湿的粪草填充粒、石高粉 2、等。 按着装入菌种瓶内麦粒吸水量控制的标准是:每 100 公斤麦粒吸水吹晾后,湿重达 136140 公斤为度。 也可将麦粒用清水浸泡 8 小时左右,再转入沸水中煮,煮沸 1520 分钟。 当麦粒熟透(无白心)不破不烂时,捞出沥水进行摊晾,待麦粒表面水分收干适度时,再按上述方法配料。 此法麦粒待水均匀对发菌有利。 麦粒吸水调湿后含水量必须适度。 含水过低,质地硬、菌稀穿透难、繁殖数量少、播种后易染菌;含水过高,质地软泡、灭菌时易破裂、淀粉渗出糊状、易使麦粒粘结成团、菌丝蔓延后会产生菌被现象。 此外,填充料预湿后的含水量应与麦粒含水量接近。 填充料或叫封口料、导引料、过桥料等。 能固定谷粒培养基,缩小谷粒之间空隙, 3、从而有利于种块定植吃料封面,有利菌丝均匀蔓延生长,避免了谷粒松动后造成的菌丝断裂或产生菌被等现象。 常用的填充料有粪草、泥土、谷糠、谷壳等。 填充料用量约占谷粒培养基的 10%20%。 一般要求较碎较短,最好是经过研制发酵,配制混合时,其须湿后的含水量要求谷粒含水量相对一致。 发酵干贮的填充粒不霉变。 过长过粗的材料需粉碎、粪草要在麦粒吹晾前 4 小时左右,用石灰水清水预湿,右。 含水量为 55%预湿好的粪草用其一半作填充料与麦粒、石膏粉等合拌匀后装瓶,再将一半粪草作基质表面封口料使用。 麦粒培养基分装时要上下震动,以利基质结合相对紧实,分装结束后不必打洞并可按常规灭菌,冷却后结入种源,此法省工方便,是麦粒培养基大生产时常用的方法。 灭菌时间:麦粒结构紧实,热穿透作用慢,灭菌时间要长,灭菌方式以高压灭菌效果较理想。 通常 克压力保持 3 小时以上,常压灭菌 100 摄氏度时保持 1012 小时以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