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黑斑潜叶蝇内容摘要:

态特征成虫体长 2褐色。 头部黄色,间额褐色,单眼三角区黑色,复眼黑褐色,具蓝色荧光。 触角黄色,触角芒不具毛。 胸部黄色,背面具一“凸”字形黑斑块,前方与颈部相连,后方至中胸后盾片中部,黑斑中央具“v”字形浅洼;小盾片黄色,后盾片黑褐色。 翅透明浅黑褐色。 平衡棍浅黄色。 各足腿节黄色。 腹部 5 节,背板侧缘、后缘黄色,中部灰褐色生黑色毛;产卵器圆筒形黑色。 幼虫体长 白色,蛆状,前气门 1 对,黑色;后气门 1对黑褐色,各具 1 短柄,分开向后突出。 腹部端节下方具 1 对肉质突起,腹部各节间散布细密的微刺。 蛹长 2褐色,体扁,前后气门可见。 生活习性发生代数不详,可能以蛹越冬。 4 月上、中旬成虫开始在麦田活动,把卵产在麦叶上,幼虫孵化后潜入叶肉为害,造成麦叶部分干枯。 幼虫老熟后,由虫道爬出,附着在叶表化蛹和羽化。 4 月下旬在甘肃春麦苗上发生普遍,9 月间发生在自生麦上。 防治方法以消灭成虫为主,于 4 月初春麦出苗、冬麦返青时,百虫粉,消灭成虫,防其产卵。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