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1、燕麦属禾本科杂草,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轻则使小麦减产 20%,重则减产 70%80%。 野燕麦繁殖是以种子繁殖,其繁殖有如下特点:野燕麦种子具有“再休眠”的特性,第一年发芽率一般不超过 50%,其余在以后 34 年中陆续出土,在土壤中保持 8 年还可以发芽出苗。 野燕麦种子发芽与外界温度有关:适宜温度为 1520,低于 10或高于 25都不利于萌发。 野燕麦种子与土壤湿度有关:适宜的含水量为 17%20%,并吸收水分达到种子量的 70%才能发芽,水分含量在 15%以下或 50%以上均不利于萌发。 发芽还与种子土壤中分布的深浅有关:适宜的土层深度为 2 厘米,在 12 厘米以上土层中很少出苗。 因此,我 2、们采用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防除野燕麦,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就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播冬麦前深耕 2427 厘米,将野燕麦籽深埋地下,第二年基本无野燕麦发生。 于杂草出苗的特点,进行耕翻灭草。 麦收割后第一场大雨之后,进行浅耕灭茬,耙耱保墒,可诱发野燕麦及其它杂草大量出苗,于 9 月下旬 10 月上旬深翻灭除。 第二年春耙保墒,待野燕麦出苗后耕翻灭除,效果也好。 肥下种,培育壮苗,抑制野燕麦生长。 春麦早播,带肥下种,可比野燕麦早出苗 35 天,对野燕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冬麦带肥下种,以壮苗越冬,春季返青可比野燕麦早出苗 710 天,能有效抑制或减轻野燕麦的危害。 植作物如小麦、大 3、麦、豌豆与玉米、油葵、向日葵等中耕作物轮作,可通过中耕来灭除当年生的野燕麦。 在严重地块可种植绿肥和苜蓿,通过刈割防除野燕麦,效果很好。 将其碾碎后再喂牲畜。 二、前土壤处理:在小麦播种前,将地整平呈待播状,趁表土墒足每 667 平方米用 40%燕麦畏乳油 200 毫升对水 50 千克喷施,施药后 2 小时内用圆盘耜耙地深 10 厘米,使药土混匀。 土壤墒情差时,用 40%燕麦畏乳油 250 毫升,每 667平方米对水 50 千克,用 55 悬挂喷药机进行喷雾。 苗后土壤处理:冬小麦春季灌第一水时或春小麦灌第一水时结合施肥,按每667 平方米施 40%燕麦畏乳油 200 毫升,与 8 千克尿素拌好,边施肥,边浇水,防止小麦田浇完第一、二水后野燕麦大量出苗。 用茎叶处理,即采用骠马进行田间喷雾来灭除野燕麦。 在小麦浇完第二水后 23 天,田间相对湿度达到80%90%时进行,效果最好。 667 平方米用 马胶悬水剂 60 毫升,对水30 千克进行人工喷雾。 若麦田有双子叶杂草如灰绿藜、自生油菜等可每 667 平方米混配 50 毫升 70%2,4酯乳油,但骠马胶悬水剂每 667 升,仍需对水 30 千克。 专利查询。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
相关推荐
小麦生产中,大多数农民习惯在春季使用麦田除草剂,而此时草龄过大,杂草根壮叶厚,抗药性增强,再者麦田郁闭度增大,喷施除草剂量大,不但费工、费药、费钱,防除效果不理想,还容易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如果在冬季进行化学除草,则效果要比春季好。 这是因为,在冬季只要温湿度适宜,小麦田的杂草在小麦齐苗之后就已开始出土。 此时的杂草组织幼嫩、蜡质层薄,加之麦苗尚小,麦田的郁闭度小,杂草的裸露面积大且抗药性较差
害发黄。 一些地势低洼、开沟排水不良的田块,由于长期处于渍水状态,有机质分解缓慢,养分不能及时吸收,致使麦苗叶色发黄,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受阻,扎根浅,严重的还会出现烂根死苗现象。 对于这类麦田应立即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加深疏通田间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再配施适量的速效氮肥及磷钾肥,促其恢复正常生长。 ?二、缺氮发黄。 缺氮发黄麦田一般表现为全株均匀褪色发黄,老叶重于新叶,叶片狭小,新叶减少
来没有什么来流的广告,就可以考虑撤消了。 :可以看看对哪些搜索引擎的优化效果好。 :看看用户关心什么,以及哪些关键词优化做得好。 /浏览页面:看看用户看得最多的页面是哪个。 这里是不是可以挖掘些有用的价值。 因为有些页面流量是有时效性的,当时间过了,流量也降下去了,可以让你抓住在流量高的时候抓住商机。 ,这些页面经常是被直链或是优化做得比较理想的页面
1、文名称:麦穗夜蛾拉丁学名:肃、青海形态特征:成虫灰褐色,体长工 6 一 19 毫米,翅展 4042 毫米。 前翅基剑纹黑色,环状纹和肾状纹银灰色,外缘有 7 个小黑点,并密生缘毛。 卵圆球形,初产乳白色后变灰黄色,卵面第二层不规则形。 幼虫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 26 毫米,头部深黄褐色,中央有 1 深褐色八字纹。 背线白色。 蛹黄褐色至棕红色,长 18米。 为害作物:小麦、大麦、青稞和芨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