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1、燕麦属禾本科杂草,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轻则使小麦减产 20%,重则减产 70%80%。 野燕麦繁殖是以种子繁殖,其繁殖有如下特点:野燕麦种子具有“再休眠”的特性,第一年发芽率一般不超过 50%,其余在以后 34 年中陆续出土,在土壤中保持 8 年还可以发芽出苗。 野燕麦种子发芽与外界温度有关:适宜温度为 1520,低于 10或高于 25都不利于萌发。 野燕麦种子与土壤湿度有关:适宜的含水量为 17%20%,并吸收水分达到种子量的 70%才能发芽,水分含量在 15%以下或 50%以上均不利于萌发。 发芽还与种子土壤中分布的深浅有关:适宜的土层深度为 2 厘米,在 12 厘米以上土层中很少出苗。 因此,我 2、们采用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防除野燕麦,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就麦田野燕麦的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播冬麦前深耕 2427 厘米,将野燕麦籽深埋地下,第二年基本无野燕麦发生。 于杂草出苗的特点,进行耕翻灭草。 麦收割后第一场大雨之后,进行浅耕灭茬,耙耱保墒,可诱发野燕麦及其它杂草大量出苗,于 9 月下旬 10 月上旬深翻灭除。 第二年春耙保墒,待野燕麦出苗后耕翻灭除,效果也好。 肥下种,培育壮苗,抑制野燕麦生长。 春麦早播,带肥下种,可比野燕麦早出苗 35 天,对野燕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冬麦带肥下种,以壮苗越冬,春季返青可比野燕麦早出苗 710 天,能有效抑制或减轻野燕麦的危害。 植作物如小麦、大 3、麦、豌豆与玉米、油葵、向日葵等中耕作物轮作,可通过中耕来灭除当年生的野燕麦。 在严重地块可种植绿肥和苜蓿,通过刈割防除野燕麦,效果很好。 将其碾碎后再喂牲畜。 二、前土壤处理:在小麦播种前,将地整平呈待播状,趁表土墒足每 667 平方米用 40%燕麦畏乳油 200 毫升对水 50 千克喷施,施药后 2 小时内用圆盘耜耙地深 10 厘米,使药土混匀。 土壤墒情差时,用 40%燕麦畏乳油 250 毫升,每 667平方米对水 50 千克,用 55 悬挂喷药机进行喷雾。 苗后土壤处理:冬小麦春季灌第一水时或春小麦灌第一水时结合施肥,按每667 平方米施 40%燕麦畏乳油 200 毫升,与 8 千克尿素拌好,边施肥,边浇水,防止小麦田浇完第一、二水后野燕麦大量出苗。 用茎叶处理,即采用骠马进行田间喷雾来灭除野燕麦。 在小麦浇完第二水后 23 天,田间相对湿度达到80%90%时进行,效果最好。 667 平方米用 马胶悬水剂 60 毫升,对水30 千克进行人工喷雾。 若麦田有双子叶杂草如灰绿藜、自生油菜等可每 667 平方米混配 50 毫升 70%2,4酯乳油,但骠马胶悬水剂每 667 升,仍需对水 30 千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