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县易灾地区草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种草”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设施,既积累了丰富的种草养畜经验,又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 XX 县草原权属划定工作”的顺利完成,又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XX县农业局刚刚完成由原农业、畜牧、科技、农机、扶贫、农办、农发办 等 7个单位整合过程,但是,设立的职能部门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整,职责比较清楚,人员实行“定岗定职定责”,全员竞聘上岗,科技人员实行低职高聘或者高职低聘,有效的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完全可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一、项目实施地点的选择条件 项目区必须属于 XX县地质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 并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退化草原面积大 ,生态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项目区基本草原权属关系明确,不存在权属纠纷。 17 有较强的产业基础 ,主要分布在科技扶贫种草养 羊项目区,群众有种草养畜的现实需求。 项目区有较强的技术干部,群众有一定种草养畜的技术经验。 项目区具备一定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项目实施单位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种草养畜的积极性。 二、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 XX县草地资源 基本情况 ( 1) 1988年以前农业统计的基本情况:根据 1988年农业统计, XX县饲草饲料资源较为丰富。 全县耕地面积 220 万亩,其中 25 度以上坡耕地。 林地 42万亩,宜牧荒山 219万亩,天然草地 亩,其中,万亩以上成片草场 27 片 万亩。 可实施林间种 草的退耕还林地 ,年产农作物秸秆 45万吨,块根块茎及藤蔓类等各种饲料 50万余吨。 ( 2) 20xx 年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 XX县土地资源局提供的资料,全县总面积。 其中:耕地 亩,园地 亩,林地 亩, 草地 亩(有一部分林间草地被划为林地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亩,其他土地。 在 草地 中, 国家所有 , 集体所有的 亩。 2万亩以上的有 8个乡镇(红果,坪地,保基,平关,四格,大山,淤泥,保田); 12 万亩以上的有 14 个乡镇 ( 两河,乐民,普古,珠东,刘官,新民,羊场,响水,旧营, XX江,柏果,断江,板桥,滑石,水塘 ); 11个乡镇 ( 忠义,松河,普田,民主,马 18 场,老厂,英武,鸡场坪,石桥,火铺,马依 ); 有 3个乡镇(西冲,洒基,城关)。 面积最大的乡镇草原面积分别是红果 ,坪地 ,保基 ,平关 ,四 格 ,大山 ,淤泥 ,保田。 项目地点比较选择: 通过对 XX县 易灾地区项目点 的调查比较,最终确定本项目建设地点主要选择在 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容易发生、 天然草地资源比较丰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正在实施“贵州省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贵州省 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的红果镇、坪地乡、淤泥乡、珠东乡、响水镇、 XX 江镇、老厂镇等 7 个乡(镇)(见附表 5:建设地点和规模表)。 三、项目区乡镇基本情况 (一)、 红果镇 基本情况 红果 镇是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成立的,位于贵州省西部滇黔两省交界处,红果镇是六 XX 水市 XX 县政府驻地和国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全国 500强之一) XX 江煤电(集团)公司机关所在地。 红果镇国土面积 ,其中城区面积近 10平方公里,截至 20xx年人口近 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近 4万余人,辖 14个行政村( 20xx年 11月由 36个行政村合并而成)、 9个社区居委会。 与红果相邻的乡镇有:东与西冲、水塘、两河相连,南连乐民镇、石桥镇。 西与平关、火铺接壤,北接断江镇、云南富源县后所镇。 红果镇平均海拔 17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平均降雨量 ,无霜期长达 252天,年日照 19。 1995年,红果镇被国家体改委等 11个部委批准为全国 57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规划城区面积 20平方公里由 1992年成立的贵州省省级开发区 —— 红果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 红果镇享有国家、省级多项优惠政策。 1999年 4月 29日, XX县 政府搬迁到红果办公后,红果镇遂成为 XX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贵州省红果经济开发区所在地,这些基本条件为红果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境内大企业有全国最大的 500家工业企业之一的 XX 江煤电(集团)公司、机关、机电公司、金佳矿、曲靖车务段红果站、工务段,贵州胜境化有限公司等。 20xx年红果镇财政总收入完成 5243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完成 2327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 31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047元。 红果镇是贵州省重要的产煤乡镇,煤炭探明储量为 7亿吨,远景储量达 20多亿吨,且煤质好、品种全、易开采,煤炭产品畅销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红果素有“江南煤都的门户”之称,煤炭产业是红果镇主要支柱产业,境内有 21对乡镇煤矿, 6个焦化厂、 4个洗煤厂、 2个优煤加工厂,年产原煤近 200万吨。 除煤炭外,红果还有白银石、硅砂、粘土、煤层气等矿产资源,据专家估计,煤层气蕴藏量在 1000亿立方米以上。 199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到红果地区视察,挥笔写下了“金三角下的一颗明珠”的题词。 红果镇主大街胜境大道长 ,宽 50米,次干道两条长 公里,分别为 38m 和 40m,支干道 16条,长为 5990米,宽( 9— 30米) ,环城东路 20xx年开始勘测设计, 20xx年底开工建设。 内昆铁路通过水柏铁路与 XX 西铁路、 南昆铁路 威红段在红果交汇, 320国道及镇 20 胜高速公路、威红高等级公路、大火公路等构成红果便捷的公路交通网,使红果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 红果镇中心区建有一个水厂,分别从哮天龙和下西铺取水,日供水量为 10000吨,干沟桥片区也建有一个水厂,从锅边洞取水,日供水量的 5000吨。 自来水普及率为 100%。 红果 镇城区用电为国家电网供电,无地方水电站, 1998年建成 110千伏安和 35千伏安的变电站两座。 20xx年建成 220千伏安和 110千伏安的变电站两座,城区用电得到保证。 (二 )、坪地乡 基本情况 坪地乡位于 XX 县最北面,与洒基镇、松河乡、 四格乡 及水城县的云 XX乡、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毗邻。 地处东经 204030/至 104038/,北纬 26005/至 26009/之间,最高海拔 2860米,乡政府驻地海拔 2050米,年平均气温 ℃,无霜期仅有 260天,年降雨量在 1200 米左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和荞等农作物。 全乡国土面积 15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 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 50%。 全乡共辖 15个行政村、 176个村民组, 10032 户、 35459 人。 境内居住着彝、白、回、苗、水等 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 10910 人,占总人口的 %,其中彝族人口最多,共有 8059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到目前为此,大部份村寨实现了道路硬化和庭院硬 化,20xx年新修和改造了村组公路 50余公里,建成沼气池 1723口,全面完成了全乡的电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家家有电灯、户户用上自来水。 坪地乡现在有两所中学、五所小学和九个教学点,在校学生 76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 %,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 %,初中人均校舍面积达到 4平方米,小学人均校舍面积达到。 全 21 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建有一个乡卫生院和 15 个村卫生室。 农村户口全部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农民群众看病负担,有效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状况。 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发展, 20xx年实现了计划生育跨越式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步入村(居)民自治,通过几年的努力,全乡人口计生工作已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坪地乡广大彝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习俗和风情,彝族婚嫁习俗和毕摩祭祀文化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同胞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民族同胞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彝族同胞以热情好客著称,远方的宾客到来,他们会拿出自 己酿造的水拌酒敬你,以自己特有的热情让你陶醉。 坪地乡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海拔最高的坡上草原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有全省海拔最高能容 135万立方的长海子水库,那里有着水质较好的天然水资源,在那里可以远眺白里之外的优美风光,可以看到美观的日出日落,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观赏到独特的佛光显现;坪地彝族乡 --云贵高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三 )、淤泥彝族乡基本概况 淤泥彝族乡位于 XX 县北部,距县城红果 88公里,东邻保基,南通羊场,西连鸡场坪、松河,北依普古。 全乡总国土面积 ,耕地面积 28295亩,人 均耕地 1亩。 辖 19个行政村, 1个居委会, 154个村民小组, 9085户 28446人,居住着彝、白、汉、苗、布依等 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81%,彝族占 61%,是 XX 县境内彝族最集中地区。 境 22 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地形复杂,全乡平均海拔约 1780米,最高点八大山 2558米,最低点嘎哒河 1360米,境内区域性地分布着石灰岩、砂岩、砂页岩,岩石裸露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土壤以黄壤、黄棕壤和沙土为主,全年气候温凉,干湿季节明显,境内主产玉米、水稻、小麦、豆类、薯类、荞等农作物。 境内风光迷人,落泥“石里画廊” 有“人间奇景”一说;沙河溶洞已列为坡上草原省级名胜风景区风景点,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令人流连忘返;八大山上,地势开阔,放眼了望,一目千里,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嘿白村白雨洞深 560米,一绳到底 428米,比墨西哥巴霍天然井深 14米,是世界目前发现的最深的天然沉井。 境内民族文化风情浓厚,山歌源远流长,无论是大人和小孩,都能随便哼上几首。 不仅是一年一度的火把节要唱,正月时间要唱,就是劳动之余或者劳动之中,人民都要唱。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或者山岭沟壑,都能听到即情即景编唱出来的山歌,其中《山歌出在 淤泥河》更是被广为传唱,唱山歌已成为淤泥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拌酒也因为酿造和口味的独特,成为各种庆祝活动时招待嘉宾好友必不可少的饮品。 正是丰富的山歌和独特的美酒,淤泥乡在 20xx年被省文化厅、六 XX水市政府命名为“歌舞之乡”。 境内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以煤最为丰富,储量大、品种多、煤质优,探明可采储量 ,是全乡的支柱产业,现境内有 10对年产 20万吨以上的煤矿, 5个年洗 30万吨以上的洗煤厂, 1个投资近 2亿元的焦化厂。 20xx年完成原煤产量 290万吨,焦碳 18万吨,洗精煤 136万吨 ,实现财政税收 ,位居全县第二。 (四)、珠东乡 基本情况 23 贵州省 XX 县珠东乡地处 XX 县 东南部,距红果新城约 70公里,于 1992年建并撤由原老厂区的十里、珠东、中山三个小乡合并而成,国土面积 129余平方公里,辖 23个行政村:珠东村、独迷村、窑上村、胡冲村、水壶村、海子村、 卡舍村、落水村、扯黑村、巴达克村、十里村 、滑石板村、 法土村 、肖家湾村、左坡村、大槽子村、砂锅厂村、洞背后村、绕马路村、钟山村、二坡村、高坎村、旱龙滩村,164个村民组, ,境内无富集矿产资源,仅有少量的煤、黄金和砖砂,全乡 2/3左右的国土面积属喀斯特地型地貌,珠东境内有十里大洞旅游景点,因资金欠缺,现还未充分开发。 人民群众以种养业为主,种植玉米、小麦、洋芋;养殖牛、猪、黑山羊;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是烤烟。 属 XX 县 极贫乡之一。 全乡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水、电、路不通,属“三无”乡镇之一,人均占明粮食约 1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 600元,生存环境特别恶劣,乡财政年收入不足 20万元,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乡党委、政府面对现实,迎难而上,制约了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以抓基层组织建设为载体,促进全乡社会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了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技意识、开拓意识,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 从 1996年起,种植业以种植烤烟为主,养殖业以养殖仔猪、黑山羊和肉牛为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村村通公路。 截止 20xx年 底,珠东乡农户用电率达 98%,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 村级文明建设中大槽子村为全县样板,并进一步推开。 乡财政收入达 12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71元。 人均占有粮食达 350余公斤。 24 (五)、响水镇 基本情况 响水镇位于 XX 县 南端,距红果 48公里,东与大山、民主毗邻,西与云南富源县富村镇、黄泥河镇接壤,南与保田镇兴义威舍镇交界,北靠乐民镇,是两省三县(市)结合部。 南昆铁路横贯全 境,有小雨谷、瓦窑田两个火车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