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县6000吨污水处理工程初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平均日总用水量 万 m3/d 6247。 7 9 污水形成率 85% 85% 10 平均日污水量 万 m3/d 11 污水处理率 % % 12 平均日污水处理量 万 m3/d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15 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 根据表 的测算结果, 20xx 年 XX 州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服务范围内平均日污水总量为 6000m3/d, 2020 年 污水管网系统处理能力为 17400 m3/d,则污水处理率为 %,符合相关污水处理政策。 因此, XX 州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近期 确定为 6000m3/d,远期确定为 17400m3/d。 污水处理厂设计考虑远、近期结合, 进水泵房 按远期设计, 其它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按 近期设计。 远期厂区建设,则考虑对本污水处理厂紧邻地块用地进行规划控制。 污水收集管网按远期 2020 年设计,规模为: a、污水管道总计 20170 米,其中: De315: 750 米 De400: 9100 米 DN600: 7520 米 DN800: 2800 米 b、污水检查井总计 414 座,其中: φ 1000 圆形: 187 座 φ 1250 圆形: 230 座 溢流井 4 座:每座 LxBxH=。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16 第三章 进 水水质 及排放标准 污水进厂水质的确定 鉴于县城现状为雨、污混流的直泄式合流制排水体制,水质监测数据均为现状河道、合流沟渠的水质监测,不宜用作污水处理厂的进厂水质指标。 在确定污水进厂水质时,参照省内部分污水处理厂及地级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厂水质指标,结合实测水质资料,并考虑到远期污水水质的变化趋势,确定县城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进厂水质如下: 表 31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进厂水质 单位: mg/L 项目 进水 水质 BOD5 120 COD 200 SS 180 NH3N 27 TP 3 TN 40 最高水温 :30℃ , 最低水温 :15℃ , 平均水温 : 20℃。 污水出厂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标准由受纳水体的水域功能确定 ,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出厂水的受纳水体为小河流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 20xx2020 年)》,城区的水域功能按《地表水质量标准》( GB383820xx)Ⅲ类水体控制 ,下游河段依据 XX 府 [20xx]2 号《州人民政府关于 XX 州地表水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批文》。 因此,县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xx)一级 B类标准 ,即污水出厂指标为 : 表 3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 mg/L(pH 除外 ) 项目 污水排放一级 B标准 pH 6~ 9 BOD5 20 COD 60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17 SS 20 NH3N 8 TP TN 20 粪大肠菌群数 104个 /L 处理程度 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及出水水质, 贵州省 XX 州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程度为: 表 33 污水主要污染物处理程度 项目 处理程度 BOD5 % COD 70% SS % NH3N % TP 50% TN 50% 主要污染物质削减量 BOD5: 219 吨 /年 CODCr: 吨 /年 SS: 吨 /年 NH3N: 吨 /年 TP: 吨 /年 TN: 吨 /年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18 第四章 厂 址 比选 污水处理厂厂址确定的原则 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 并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厂址位置应位于 六枝河 河段的下游。 厂址位置应位于 XX 州 夏季主导风 向的下风向。 厂址位置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厂址位置应尽量不影响景区景观效果。 厂址位置应便于城镇污水的收集和输送。 厂址位置应便于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回用。 厂址位置应满足 XX 州 的防洪要求,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 厂址位置应少拆迁、少占或不占农田、有卫生防护距离。 厂址位置应有远期扩建的可能。 厂址位置应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厂址 论证 经现场实地踏勘及初步分析比选, XX 州 污水处理厂有两处可作为处理厂建厂厂址: 建厂厂址一位于城区东南面的克妈洞田坝 — 鸡冠山山脚处。 该厂址位于城区排水系统下游,距 XX州 主城区约 (在规划城区的边缘),施工条件好,利于污水的收集;该处地形平坦、土石方量不大;不受洪水威胁;无拆迁、可用地面积约 40亩 ,污水处理厂近期占地 15 亩 , 远期占地 23亩。 但该处且位于城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且 紧邻规划城区,对城区环境 卫生 影响较大,同时该处建设污水处理厂,也将制约该片区的发展。 建厂厂址二位于城区东南面的克妈洞田坝 — 老豹窝山脚处,该厂址位于城区排水系统下游,距 XX州 城区 ,施工条件好,利于污水的收集;同时远离城区, 三面环山,对城区卫生环境影响较小;该处 地势较平 、地形标高为 之间,不受洪水威胁;无拆迁,占地面积约 40 亩 ,污水处理厂近期占地 15 亩 , 远期占地 23 亩。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19 从上述分析及经济比较可知,建厂厂址二( 克妈洞田坝 — 老豹窝山脚处 )较建厂厂址一( 克妈洞田坝 — 鸡冠山山脚处 )具有 兼顾 环境保护及城区规划发展的优点,故确定 XX州 污水处理厂建厂厂址在克妈洞田坝 — 老豹窝山脚处。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20 第五章 污水管网方案 排水规划 排水规划原则 满足城市整体方面的原则 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贯彻执行“全面规划 ,布局合理,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方针。 充分发挥排水系统的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要考虑现状,充分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 注意工程建设中经济方面的要求。 处理好近远期关系。 排水规划 近期采用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新建小区、开发区严格按分流制建设,逐渐过渡到分流制。 远期采用分流制,雨水经道路边沟和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六枝河。 污水经道路下污水管排入沿河两侧的截污干管,污水干管上设置截流井。 截流井主要截流初期雨水和污水,初期雨水和污水经截流干管最终输 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管网布置 管网布置原则 根据城市整体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与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同步,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按照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经行布置。 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和埋深最小。 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考虑好与企业内部管网的衔接。 规划设计要考虑到管道施工、运行和维护的方便。 规划设计要考虑近远期结合,考虑发展,尽可能安排分期实施。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21 污水管网布置方案 根据《 XX 州 中心城总体规划(修编)( 19992020 年)》排水工程规划,遵循上述管网布置原则,对设计服务范围的城区道路下,污水管道沿道路中线两侧敷设。 新建城区污水管网系统,沿 六枝河 敷设截流干管,城区污水收集后由该截污主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同时将现有排水沟渠逐步改造成雨水沟渠。 污水管道接入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 近期雨季时,城区没有完全实现雨、污分流,多余的雨、污混合水将通过截流干管上溢流井溢流至城市水体;远期完全实现雨、污分流的 排水体制后,截流干管将作为污水主干管使用,不会再有溢 流情况发生。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22 第 六 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 根据出水水质要求, XX 州 污水处理工程的处理流程为具有 脱氮 除磷功能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段、生物处理段 、 后处理段 及污泥处理处置段。 其中预处理段由粗格栅、进水泵站、细格栅、沉砂池等组成;生物处理段由 AmOn 一体化反应器 组成; 后处理主要是消毒; 污泥处理 系统 由污泥贮存、浓缩和脱水等组成。 到目前为止,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各地在决策确定工艺时十分棘手。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一般应按当地污水水质水量、下水道的完善程度、接纳水体情况、污水资源化利用程 度、剩余污泥的出路及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首先要考虑工艺的可靠性及对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 然后,应考虑系统具有较大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所选工艺还应当使剩余污泥量少、性质稳当、没有繁重的污泥处理问题。 还有,根据近年来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处理系统的改进都倾向于做到缩短工艺流程,使维护管理方便,以体现工艺水平的先进性。 此外,还应具有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处理单方污水的投资、占地、耗能及运行费均应较低和合理。 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在进行污水处理方案选择的时候,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艺应该先进可靠,处理效果良好,保证达到排放标准。 (2) 基建投资省,能耗和运行费用低。 (3) 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4) 污泥产量少且性质稳定。 (5) 操作运行管理简单。 预处理方案选择 格栅 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其功能是拦截污水中的漂浮和悬浮固形物,以保证后续处理设施顺利运行。 按清渣方式,格栅可分为人工清渣格栅和机械清渣格栅两种。 为改善管理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23 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本工程预处理阶段宜采用机械清渣格栅,选用时根据格栅的池深、池宽、污物量、污物性质、安装 角度及安装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 ( 1)粗格栅 目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机械清渣粗格栅主要有:回转式(反捞式)、高链式、钢丝绳牵引式等。 a、回转式(反捞式)格栅 :回转式格栅的工作原理为齿耙固定于链条上,链条沿导轨运行,齿耙从栅条的后部下行,从底部运行至栅条前部,从下向上的将被栅条拦截的漂浮物顺着挡板捞至泄渣口处,泄入渣斗。 其主要特点是:动作可靠,故障率低;反捞的操作方式保证了不会将栅渣带入水下,捞渣彻底;当污水中泥砂等沉积物较多时,不会造成栅条的堵塞;但不适用于进水渠道较深时。 b、高链式格栅 :高链式格栅的 工作原理为除污耙上的三角形杆架结点与链条铰结,另一结点上的滚轮位于平行于栅条的槽钢导轨中,齿耙则固定于三角形杆架的底边上,当链条由顶部的驱动装置带动后(链轮顺时针转动),齿耙架受链条和导轨的约束作平面运动,在链条运行一周内完成齿耙闭合水下取渣、上行输渣泄渣等循环动作。 其主要特点是:动作可靠,构造简单,故障率低;水下无运转部件,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方便;但适用水深一般不大于。 c、钢绳牵引式格栅 :钢绳牵引式格栅的工作原理为耙斗处于张开位置沿轨道下降至底部,在控制部件的作用下,完成合耙,耙齿插入栅隙上 行将栅条拦截的栅渣、杂物等捞入耙中,至出渣口处借助除污耙推杆将栅渣卸出,耙斗停止上行并张开,完成一个除污动作循环。 其主要特点是:适用范围广,渠道宽度可达 ,深度可达 30m;自我保护措施齐全,运行安全可靠,故障率低;易损件少,水下无运转部件,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方便;但格栅机高度较大,吊装较困难。 综上所述,结合上述三种格栅在国内及省内其他工程上的运用情况,本工程进厂管道埋置深度为 3米,粗格栅选型推荐采用回转式粗格栅。 ( 2)细格栅 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24 细格栅的作用是在粗格栅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污水中较小的漂浮物及直径大于 5mm 的固体物质,以保证生物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机械清渣细格栅主要有:循环式齿耙清污机、转鼓式格栅清污机、阶梯式格栅清污机等。 a、循环式齿耙清污机 :循环式齿耙清污机(又称“固液分离机”)是由尼龙或不锈钢制成的特殊形耙齿,按一定的排列次序装配在耙齿轴上形成封闭式耙齿链,其下部安装在进水渠水面下。 当传动系统带动链轮作匀速定向选转时,整个耙齿链便自下而上运动,并携带固体杂物从水体中分离出来,水流则通过耙齿间隙流过去,整个工作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其主。贵州某县6000吨污水处理工程初步(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