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软件工程期末考试答案精品小抄考试必过版内容摘要:

此,软件产品大多是为客户“订做”的,通用性差。 4) 软件涉及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常常涉及 一些行业 知识,这对软件工程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 软件是与文学艺术作品相似的精神作品 , 与体力劳动相比,精神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 不可见性 ” ,这大大增加了组织管理上的困难。 一个程序片段如下,请设计符合条件组合覆盖的测试用例。 „„ if (a=4) amp。 amp。 (b0) { c=a+b。 else c=ab。 if (c3) || (c1) printf(“ c 不在计算区域 \n” ) else printf(“ %d\n” , c)。 „„ 答案 a=4 b0 a=4 b=0 a4 b0 a4 b=0 3 c3 c=3 c1 c=1 综合以上条件组合,设计测试用例如 下(注意结果不唯一,只要满足上面的组合条件即可): a=4 b=1 c=3 a=4 b=0 c=4 a=1 b=1 c=0 a=1 b=0 c=1 面向对象的分析通常要建立三个模型,请问三个模型的作用。 答案 1)功能模型:表达系统的详细需求,为软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设计打下基础。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由用例图和场景描述组成。 2)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 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 3)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 和对象之间的交互,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的“控制”特性。 软件工程为什么要强调规范化和文档化。 答案 软件工程强调规范化和文档化。 规范化的目的是使众多的开发者遵守相同的规范,使软件生产摆脱个人生产方式,进入标准化、工程化的生产方式。 文档化是将软件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和实现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以便于后人的使用和维护,在开发过程中各类相关人员借助于文档进行交流和沟通。 另外,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档使得软件的生产过程由不可见变为可见,便于管理者对软件生产进度和开发过程进行管理。 在用户最终验收时可以通过对提 交的文档进行技术审查和管理审查,保证软件的质量。 读懂下面的程序,调整格式,使其更容易理解,并添加注释。 int main() { int a[10]。 for (int i =0。 i10。 i++) scanf(“ %d” ,a[i])。 int max=a[0],min=a[1]。 for (int j = 0。 j10。 j++) { max=(maxa[j]?max:a[j])。 min=(mina[j]?min:a[j])。 } printf(max= %d,max)。 printf(min= %d,min)。 printf(\n)。 return 0。 } 答案 int main() { int a[10]。 //读入 10 个数据 for (int i =0。 i10。 i++) scanf(%d,a[i])。 //max 存放最大值, min存放最小值 int max=a[0],min=a[0]。 //从 10 个数中发现最大、最小值 for (int j = 0。 j10。 j++) { max=(maxa[j]?max:a[j])。 min=(mina[j]?min:a[j])。 } //输出结果 printf(max= %d,max)。 printf(min= %d,min)。 return 0。 } 软件需求可以分为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请分析业务需求与用户需求的区别。 答案 业务需求是用户高层领导机构决定的,它确定软件的目标、规模和范围。 业务需求一般在进行需求分析之前就应该确定,需求分析阶段要以此为参照制定需求调研计划、确定用户核心需求和软件功能需求。 业务需求通常比较简洁,大约三~五页纸就可以描述清楚,也可以将它直接作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 的一部分。 用户需求是用户使用该软件要完成的任务。 这部分需求应该充分调研具体的业务部门,详细了解最终用户的工作过程、所涉及的信息、当前系统的工作情况、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等等。 用户需求是最重要的需求,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 一个程序片段如下,请设计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 if (a=5) amp。 amp。 (b0) { c=a+b。 else c=ab。 if (c5) || (c1) printf(“ c 不在计算区域 \n” ) else printf(“ %d\n” , c)。 答案 条件: a=5 b0 4 a=5 b≮ 0 c1 1c5 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不唯一): a=5,b=1,c=4。 a=5,b=5,c=0。 请说明对象模型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对象模型:表示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 描述现实世界中实体的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目标系统的静态数据结构。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类图是构建对象模型的核心工具。 请说明 IPO 图的作用,并给出一个 IPO图的模板。 答案 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本应该放在数据字典中进行定义,但是由于处理与数据是有一定区别的两类事物,它 们各自有独立的描述格式,因此在实际项目中通常将处理说明用 IPO 图标描述。 下面是项目中常用的处理说明模板: 系统名称: 作者: 处理编号: 日期: 输入参数说明: 输出参数说明: 处理说明: 局部数据元素: 备注: 什么是耦合。 什么是内聚。 答案 在软件设计中应该保持模块的独 立性原则。 反映模块独立性的有两个标准:内聚和耦合。 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衡量模块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 软件设计时追求高内聚、低耦合。 请画图说明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并详细分析中间两层的内容。 1 答案 软件工程的内容具有层次化结构,最底层是质量保证层,中间是过程层和方法层,最上层是工具层。 见图: 质量保证层工具层方法层过程层 其中过程层定义了一组关键过程域,目的是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方法层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各种方法,包括如何进行软件需求 分析和设计,如何实现设计,如何测试和维护等方法。 1 请为下面的程序设计符合判定覆盖的测试用例。 int main() { int a,b,c,x,y,z。 scanf(“d%,d%,d%),amp。 a,amp。 b,amp。 c)。 if a5 x=10 else x=1。 if b10 y=20 else y=2。 if c15 z=30 else z=3。 printf(“d%,d%,d% \n”,x,y,z) } 答案 条件 : a5 a=5 b10 b=10 c15 c=15 判定测试用例 (不唯 一 ): a=6 b=11 c=16; a=5 b=10 c=15 1请说明快速原型化模型的基本思想。 答案 在需求分析的同时,以比较小的代价快速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