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防烂铃八法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田湿度越大,烂铃越严重。 如遇连续降雨天气,更易引起烂铃。 因此,在大雨天气后,要及时排除棉田积水,晾墒降低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加速棉铃开裂,抑制病菌繁衍蔓延,减少烂铃。 花期后,要及时剪去空果枝,抹去强芽,分期分批打去中下部旁顶和主茎老叶,增强通风透光,降低温度,减少烂铃。 起严重烂铃。 而在风雨前及时培土,能显著增强地上部分固定和支撑能力,利于抗风防倒。 培土可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也便于雨后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根系生长。 生荫蔽的棉田,可在晴天隔行用手推棉株,使行间形成通风道,一周后再将并垄的两行棉株推开,这样不断交替推并,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早熟,防止烂铃。 各种虫害的 2、危害盛期。 棉花烂铃,多是病菌由虫口侵入引起,因此,要及时防治害虫,减少蛀食性害虫的危害,确保棉铃正常发育。 9 月份,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棉田有 植株发生烂铃时,开始喷药保护。 一般可使用 11200 配制的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 12 次即可。 药液宜喷在棉株中、下部棉铃上,要求喷得细致、均匀、周到。 月下旬至 9 月上中旬进行。 对于旺长并出现烂铃迹象的,可喷 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 1%2%氯化钾水溶液,或 酸二氢钾液。 有脱肥现象的,可在 50 公斤磷、钾肥液中加入 公斤尿素喷施。 一般喷 2 次,可结合防治病虫喷药进行。 后逐渐扩展到棉籽,形成僵瓣棉,最后使棉铃腐烂。 因此,要及时抢摘棉株中下部的老桃、病桃、虫蛀桃、黄壳桃,带出棉田剥晒,以减少损失,同时将棉壳销毁,减少病害蔓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