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怪现象 中上部嫩桃提前开裂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上部嫩桃提前开裂近日,部分农户来电反映棉花生产中出现了怪现象:下部的大铃、早发棉铃生长正常尚未吐絮,而中上部的嫩铃却提前开裂,部分开裂后出现了烂铃现象,吴桥县农业局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查找缘由。 一、田间表现播种偏早,上部 13 台果枝因雨水或病虫害危害没有蕾铃或仅有很少蕾铃的早发棉田,中上部棉桃开裂数量相对较多,即从下面数 78 台果枝的外围铃和910 台果枝的内围铃,直径约在 米之间,铃壳表面缩水变薄开裂,从铃壳顶部至三分之二以上部位变褐,苞叶枯黄。 部分开裂铃因雨水灌入又被病菌侵染,出现烂铃现象,此类棉田平均单株有开裂棉铃 23 个,多者 45个;一般棉田平均单株开裂棉 2、铃 ,以晚发棉田开裂棉铃最少。 二、种早的棉田,因发育早又受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连续高温、光照充足影响,伏前桃多达 23 个、甚至更多,使生殖生长旺盛,而营养生长相对弱化。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低 连阴雨天气较多(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要求较高的积温和较强的光照),连续阴雨天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减少。 中上部嫩铃铃内纤维和种子生长正常,而铃壳由于营养供应少、特别是充实铃壳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亲水物质合成少,生长速度严重滞后,造成铃壳提前脱水开裂。 田内品种间开裂程度有所差异。 铃壳薄、铃重大的品种,如7886 开裂程度重于铃壳厚、铃重偏低的品种。 间喷药次数多的地块明显重于喷药少 3、的地块。 分析与喷药方法关系密切,农民习惯于将几种药复配,甚至将一些肥料及叶面肥一起喷雾,配药方法或程序不正确,使中上部棉桃上着药、肥多,药、肥在棉铃铃壳表面积累,中上部嫩桃处于迅速生长期,药肥积累一方面影响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加速了铃壳表面脱水、老化,促使其提早开裂。 候因素是引起棉铃开裂的最主要因素。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连阴雨日高达十几个,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 光照严重不足,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下降,导致棉铃内外发育不均衡,内部物质积累正常进行,铃壳干物质积累受抑制,铃壳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造成比例失调,导致棉铃开裂。 于今年伏蚜发生严重,凡是因种种原因伏蚜防治不好的地块,因植株营养生长弱化的, 4、则开裂棉铃多于蚜虫防治效果好的棉田。 三、据当地气候特点结合往年种植经验,适期晚播确保一播全苗,减轻苗病发生程度,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抗逆性,减少伏前桃数量,确保三桃比例,实现均衡增产。 搞好品种种植搭配。 对于多年重茬种植的老棉田及重病地块,选择种植前期长势强、生长发育进程快的品种,防止因苗期瘦弱造成生殖生长提前的状况发生。 棉花种植面积大的农户可选择 23 个品种搭配种植,防止因各种极端异常气候影响招致的损失。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田的重要病虫害包括红蜘蛛、蚜虫、盲椿象和棉铃虫,各地应密切监测。 当发生情况达防治指标时及时防治,不能延误,防止因贻误病虫害防治关键期造成棉株受害严重,造成棉株早 5、衰现象的发生。 复配药剂应注意以下几点:可选用兼治效果好的复配药剂单独使用,防治多种害虫;准备一个配药桶,将需复配的单剂或肥料按使用浓度先在配药桶内化开备用;将喷雾器内先加入半桶水,然后再放入稀释好的药液或肥料,注满水反复搅拌后喷雾;药剂需现配现用。 好中耕,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植株抗旱、抗病、抗逆能力。 留叶枝,增大营养体面积,提高抗逆性。 据试验,棉花多一个疯杈多一条根,只有根多,扎根深,才能实现根深叶茂,抗病、抗衰之目的。 经调查,今年 80100 厘米等行距种植棉田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棉铃提前开裂现象的发生。 前开裂棉铃,只要不再有连续阴雨天气,可暂时不用摘除,叶片和果枝上的营养仍然能通过铃柄传输进棉铃,对适当增加铃重有好处,因降雨灌入水又被病菌感染的棉铃要及时摘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或晾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