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问答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么是花铃期。 从开花到吐絮阶段,一般在 7 月上旬到 9 月上旬,农谚有“花见花四十八”的说法,实际上在我国黄河流域一般需要 50。 当棉田有 10的棉棵开花时称始花期;有 50开花时,称开花期;当 50的棉株第四果枝的第一果节开花时,称盛花期。 2、花铃期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初花期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向生殖生长阶段,管理上应以控为主,防止疯长,实现稳长。 盛花期以营养生长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是棉花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时期,又是生育中矛盾最集中的时期,既要满足生长发育的水肥需要,又要控制棉株的营养生长,使养分向生殖生长运转,管理上要采取下促上控或促控结合的方式,主施花铃肥。 花铃盛期是由营 2、养生长全面转向生殖生长大量开花结铃时期,要满足棉花生长的水肥需要,采取一促到底,促进中上部多结桃,严防后期早衰。 3、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开花遇雨花粉吸水丧失授粉能力或授精不良。 棉田雨后湿度大,气温增高,通风不良,水肥气温关系协调不好,促使生理上的矛盾激化。 外界环境条件不良,导致棉株体内营养失调,生理机能失控,如土壤水分不足或过多,氮素施用量过大或不足,气温过高或偏低,光照不足,病虫危害,机械损伤等。 4、如何判断花铃期棉株长相。 花铃期长相:叶色浅绿是正常,不旺不衰植株壮;花铃满腰脱落少,顶叶发黑缺水量;顶叶发亮肥料少,棉田管理先看相。 丰健型:初花稳健有潜力,花朵肥大架子足;盛花旺盛不徒长, 3、生长健壮结桃稳;带桃封行腰不空,三桃满挂脱落轻。 早衰型:棉棵矮小果枝少,主茎细弱生长慢;茎红到顶叶色黄,秋桃瘦小脱落重。 徒长型:茎绿枝稀节间长,叶片嫩大绿带黄;叶尖下垂叶片宽,封行过早高大空。 5、花铃期棉田管理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整枝:黄河流域旱年份亩株数不超过 3000 株的,涝年份亩株数不超过 2500 株的棉田,可采用简化整枝栽培技术(限“国欣”牌 95否则,要采取整枝措施。 即苗蕾期首先去掉下部营养枝,随着棉花的生育进程,要及时去掉主茎和果枝上的赘芽,以节约养分减少消耗,控制疯长,减少棉田阴蔽。 8 月 10 日过后把中、上部边心全部打完,去掉果枝上的赘芽和无效花蕾。 打顶:打顶过早,上部果枝 4、伸的太长,容易造成下部阴蔽。 打顶过晚,上部果枝伸展不开,形成小晚秋桃。 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力,不同密度灵活掌握打顶时间,一般在 7 月中、下旬,最迟不能晚于 7 月底。 总的原则是:瘦地早打,晚打;旱天早打,涝天晚打;密植早打,稀植晚打;下部桃多早打,下部脱落重的晚打;早发棉田早打,晚发棉田晚打。 加强虫情测报,及时防治病虫害。 抗虫棉花铃期主要害虫有盲蝽蟓,旱天红蜘蛛猖獗,要加强虫情测报,及早进行防治,把害虫消灭在卵期和幼虫期。 合理浇水。 初花期天旱,浇薄水;盛花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定要注意伏旱饱浇水,遇涝及时排。 重视花铃肥。 “国欣”牌 蕾、开花、结铃早且集中,要及早追肥并结合浇水,促进花铃期生长旺盛。 后劲足,防早衰。 一般地力的棉田,初花期开始追肥;地力足的棉田,下部座 1成铃时追肥。 一般地力亩追 20氮肥。 抗虫棉对钾肥需求量大,若后劲不足,亩用磷酸二氢钾 2混合 素溶液叶面多次(相隔 5天)喷肥。 合理化控。 涝年份生长旺盛的棉田,一次可用缩节安原粉 3,对水 60,叶面喷雾,旱年分酌减。 6、哪些棉田要采取补救措施。 密度大的棉田,如密度超过 3000 株(黄河流域)不能采用免整枝栽培技术,要及时整枝。 凡因中期管理不当,或因水肥过多生长旺盛,中下部脱落严重的棉田,要适当控制水肥,推迟追肥时间,减少追肥数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