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防才是良方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才是良方 一、轮作倒茬效果好。 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证明,轮一年可以减轻发病 20%,2年减轻发病 30%,3 年减轻发病 45%。 4 年减轻发病 65%左右。 二、增施钾肥挺管用。 施钾肥和有机肥的棉田黄萎病病株率明显低于对照。 因此,在施足氮、磷、微肥的基础上,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钾 10 公斤、农家有机肥 2 方,可减轻黄萎病的发生。 三、土地平整发病轻。 平整好棉田,消灭死洼地,填平墒沟、浪窝,健全排水系统。 防止雨后棉田积水,是防治棉花黄萎病不可忽视的措施之一。 四、选用原种有保证。 科研部门推出的国审、省审新品种等,一般都经过病圃选育,抗病性强。 种植棉花原种是预防棉花黄萎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五、推迟播期利抗病。 抗虫棉大多是中早熟品种,播种期不宜过早。 播种早节位低,现蕾开花早,播种晚出苗快、苗壮、抗病能力增强。 六、短期揭膜提抗性。 地膜棉应在盛蕾至初花期揭膜,地膜棉一般在 6 月 20 日进入盛蕾期,此期揭膜可促根下扎,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同时,通过中耕培土,实现旱可浇、涝可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