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综防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烂铃与健铃比,衣分和绒长分别降低 强度下降 产量直接损失 10%30%,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一、成棉花植株生长过旺,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能力降低。 膜覆盖等措施导致生育期提前,初絮期与 8 月阴雨天气相遇;由于密度偏大、偏施氮肥等原因,导致棉田旺长,田间荫蔽。 二、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1 克;初花期至盛花期,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2;7 月 15 日打顶后 710 天,每 667 平方米用缩节胺 10克,缩短上部果节,塑造理想株型。 及早剪去老枝、老叶和无效蕾、花、铃,抓好打群尖、剪叶枝、抹赘芽、去老叶等措施,以减轻田间荫蔽,促进早熟。 节棉花密度,密度控制在 30 2、003500 株/667 平方米。 早采摘成熟的棉铃,剥晒成花。 所谓老熟桃,即指铃期50 天以上的黄皮桃、棉壳已经裂缝尚未吐絮的裂嘴桃等。 采取熟一个摘一个,一直摘到估计经常发生的烂铃部位为止。 采摘烂铃和病铃,带出田外随时剥晒,防止病菌蔓延危害,减少损失。 行严密的棉田,可趁晴天于行间用手推开棉株,并用脚在棉株根部向外侧踩,使棉株外倾,分出一条通风道,隔 7 天后再将并垄的两行棉株推开侧踩,有利棉株均衡生长,降低棉株间湿度。 0 天,以施药后数日内最低气温高于 20为宜。 每 667 平方米用 40%乙烯利 125150 克加水 5060 千克,只喷 1 次即可保证药效,若喷药后 1 周内遇雨须重喷 1 次。 专利查询。棉花烂铃综防技术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不仅导致减产,还降低棉花品质。 一般田块烂铃率达 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 30%以上。 因此防止烂铃的发生是夺取棉花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发生原因 照少,气温低是烂铃发生的主导因子,以 8 月中旬9 月中旬的天气最为关键。 一般秋雨早、多,烂铃率高。 阴雨多,日照少,气温低导致棉株生理机能减退,开裂期推迟,有利病菌的侵入,铃病发生重。 疽病、角斑病、灰霉病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选好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应以抗逆性强和稳产高产为主要着眼点,既早熟性好,又有高产潜力,而且受灾后恢复快,具备这几条的品种应成为首选。 (二)在播种适期内偏晚播种。 降低极端天气对棉苗的影响,规避苗期风险。 棉花成熟早晚不完全取决于播种早晚,不要一看升温立即播种,在气温未稳定前,异常升温后必有降温要靠安全使用除草剂、营养剂拌种、苗期勤中耕等措施,促苗壮长。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期管理:棉花进入蕾期以后,各地要因苗制宜,分类管理。 一类棉田,棉株营养生长旺盛,要合理调控,塑造理想株型,促进棉株早结铃、多结铃、结大铃;二类棉田要促控结合,促使棉株早搭丰产架子;三类棉田发育晚、长势弱,应采取水肥齐促的办法,促使棉苗早发棵。 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抓“四抢”管理。 麦田套种棉田收麦后,要及时抢浇水、抢灭茬、抢追肥、抢治虫,给棉苗生长
,哪种检查方式最好。 第一种 定期定时检查 第二种 定期定次数不定时检查 第三种 不定时不定次数检查 哪一种最好。 第三种最好。 为什么。 以前检查过的,一个月检查三次,最后一次 25 号检查,检查完了以后,他知道不会检查了,到后面再也不做了,所以,最好是不定时检查。 不定期检查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也不知道检查多少次。 {案例 5}?? 李老师原来在一家企业做厂务部经理,副理是一个台湾人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南北棉区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 总的来看,棉花烂铃南方重于北方,多雨年份重于干旱年份,早发棉田重于晚发棉田。 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棉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 一般年份,因烂铃造成减产 10%20%,棉纤维品质下降 20%30%,收入减少25%左右。 大发生年份,烂铃率高达 30%40%,减产 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