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膜下滴灌农艺配套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下滴灌技术是把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把水与肥料融合后,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输送,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始终保持根系土壤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 减少作物间蒸发,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一、灌溉制度地埋式滴灌,共计用水 17548 万立方。 滴水 9 次。 精密滴灌共计用水 17784 万立方。 滴水 8 次。 在滴灌灌水时,根据新疆棉花各生育阶段需水规律,制订了灌溉制度。 对滴灌计划、滴灌周期、灌溉区、灌溉定额、值班制度等有实用价值,对棉花生产有指导作用,满足棉花对水分的需要。 按照棉花生育期灌水的原则进行,前期少、中期丰、后期补。 第一次滴灌在 6 月下旬( 2、蕾期),蕾期灌水定额 12 立方/亩。 七月份花铃期滴灌 3,亩灌水定额 22 立方,八月份铃期每 10 天滴一次,亩灌水定额 15 立方,九月份上旬滴最后一次,亩灌水定额 10 立方。 整个生育期灌水 200方。 为充分发挥膜下滴灌节水增产作用,膜下灌水时,需要因时、因地、因苗制宜。 地埋式滴灌在盛特普测水仪测量下,地面 0壤含水量变化小,表层基本干燥,防止了水分散失,使棉花下部长期保持干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铃霉烂。 地表滴灌在盛特普测水仪测量下,地面 0分散失快。 地埋式滴灌灌水量集中在 30地表滴灌灌水量集中在 10 7 月 17 日挖掘冲洗根系看,两种方式下棉花根分布范围不同,地埋式滴灌棉花根系 3、发育窄、深,主要根系分布在 10根少,细长。 而地表滴灌根系发育宽、浅,主要根系分布在 10根多,短粗。 因棉花生长所需水量是分多层次向土壤中补充的,根系发育就不一样。 应根据不同类型土壤,在每次的滴灌水量上不宜过大,水量过大易造成土壤耕层板结,土壤的透气性变差,使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不协调,造成棉花烂根,对棉花根系的生长不利。 二、施肥管理随着灌溉方式的改变,引起了施肥措施上也相应变化,随水施肥技术是水肥同步,使棉田水保持营养溶液,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少,在土壤中分布均匀,棉花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在用量上,实行少次多量。 施用氮肥时,先将氮肥总量的 50%做基肥施用,其余的可随滴灌水施用,全生育期施用氮肥 2次用量为 3花专用肥 2,每次用量为 3用氮肥时,要考虑到生育期的温度,及时掌握棉花需肥规律,充分协调好水肥的比例,防止有漏肥现象,充分发挥氮肥的利用率。 在磷肥用量上,实行一次性投入到基肥中。 叶面肥喷施 3。 在棉花滴水时,应根据棉花的不同生育阶段所需要的养分进行配比,适时、适量地供给棉花,保证棉花生长节约了大量的肥料和水分,充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