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缺硼诊断及施肥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是棉花表现缺硼症状比较严重和范围较大的一年,无论南方棉区和北方棉区都屡见不鲜。 微量元素锌、硼、铜、锰、钼、铁等作为植物营养的必需元素引起重视,开始于上世纪的 20代。 就世界范围来说,在上世纪 60一个新兴领域,发展很快,使用面积正在不断扩大。 我国上世纪 40 年代,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0 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 60 年代开始研究微肥在生产中的应用,相继发现大豆施钼,油菜、棉花施硼,水稻、玉米施锌增产显著,大大促进了微肥的研究和应用。 一、硼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硼与甘露醇、甘露聚糖和其它细胞壁成分组成复合体,参与细胞伸长、核酸代谢等,所以硼属于植 2、物能量贮存和结构完整牲的微量营养元素。 硼对植物生殖过程有影响,植物各器官中硼的含量以花最高,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 硼具有抑制有毒酚类化合物形成的作用,所以缺硼时,植株中酚类化合物含量过高,嫩芽和顶芽坏死,丧失顶端优势,分枝多。 二、我国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普遍开展了土壤微量元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缺硼面积达 40%以上。 硼在土壤中的含量高低变幅很大,呈带状分布,与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总体看西部内陆干旱地区含硼量较丰富,东部湿润地区含硼量低。 缺硼地区主要有南方红壤区,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南部和浙江西部等,水溶性钾低于 克 3、/公斤(即 北方缺硼土壤主要是黄土和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河北省也是缺硼的重点省份之一。 郑文麒 1982 年报道河南省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为 克/公斤。 湖北东北部、安徽西部等地区也有面积较小的缺硼地区。 谢振翅 1986 年报道鄂东北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 克/公斤,变幅为 克/公斤。 三、棉花缺硼症状:棉花缺硼时叶片卷曲皱缩,顶端生长受阻,侧枝较多,呈簇生,蕾、花、铃发育均不正常,棉桃畸形,茎和叶柄的维管束受损,出现绿色环带,会导致蕾而不花,花而不铃。 1、苗期:子叶变小,叶柄较长,叶片增厚,颜色变深,脆而易折,萎蔫下垂呈“个”字型(正常叶子上挺呈“y”字型);顶芽发育停滞,腋芽萌发,形成多头、叶小的畸形苗。 发病轻的棉株节短枝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