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主要技术内容摘要:

1、、灌溉技术1、农业灌溉主要采用滴灌、喷灌和中心转动喷三种节水系统进行灌溉。 其中滴灌比例约为 90%左右,其水的利用率可达 97%以上,喷灌和中心转动系统灌溉对水的利用率分别达 70%和 80%左右。 2、灌溉水来源有地表水(河流、水库)和地下水(打井)以及城市废水、微盐水、加工后的海水等(棉花等非食用作物的灌溉主要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和微盐水)。 3、控制节水的办法,一是大幅度提高水价;二是推广节水灌溉系统。 4、灌溉量。 地中海附近控制在生长期 350水量左右的范围;东部棉区控制在 1000右。 头水一般在播后 70 天左右,头水后滴灌次数较为频繁,一般在每周二次左右。 二、施肥技术1、全部秸秆还田。 2、2、分底肥和追肥施入,其中底肥在秋天和秸秆还田时一并施入;追肥则利用灌溉设备和灌溉水一并施入。 3、追肥种类。 主要为 N、P、K 肥,在盐化土地加入硫酸钙。 4、施肥依据。 土壤肥力水平;预期产量、灌溉方法、调控能力。 5、施用量:N:喷灌 80120顷(纯 N,下同),滴灌 250280顷;主要品种有氨水、硫酸胺、硝酸钾、磷酸二铵、尿素等。 P:600800顷,含纯 1%的速效磷肥。 K:一至二年施一次或根据土壤情况施 100200顷的纯 K。 三、其他技术1、病虫害防治。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与机械喷施农药相结合,生长期间化学防治次数少于 5 次。 2、除草。 通过滴灌设备加入微量除草剂或种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一般除草剂使用氟乐灵和草甘磷。 3、田间生长自动监测系统。 利用仪器监测棉花的生长情况,获取茎粗、株高、植株水分、温度、营养情况及土壤情况,自动输送至计算机终端,及时掌握棉花生育进程,决定灌水及施肥量。 同时还进行飞机远红外遥感测试。 得出最佳生长速度为:开花后株高每天增长 2、密度与产量结构。 行距 1m,株距 812 株/米,密度 8 万12 万株/公顷,单株结铃 11 个,单铃重 分 3335%。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